《话说七夕》
文/朱春水
说七夕,道七夕。七夕的故事,就是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
口口相传的浪漫爱情,最早见诸于《诗经》,无从考证真正来源于何时,只知道是祖母嘴里说的很久很久以前。一头通灵性会说话的老牛,一个勤劳的放牛郎,一个漂亮的小仙女,在一起演绎了数千年的传奇。
每年的七夕,都是立秋时节,农历七月初七,俗称“情人节”,“乞巧节”或“少女节”。在这个时间段,人们惊奇地发现织女星会回归一年一度的原位,而与之对应的牵牛星也在银河对岸同时出现。牵牛星的一前一后两个小星星,和牵牛星形成直线,那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一对儿女来天上找妈妈。或许是人类出于对星辰大海的顶礼膜拜,从而就衍生出牛郎织女的唯美神话。从另一角度解读,这也是芸芸众生对于美好爱情的一种向往和期待。
记忆中的小时候,每天晚上我总是要缠着祖母讲故事的。很多故事情节在如今看来,其实都是有点碎片化。毕竟祖母从来没有进过校门,但天资聪颖的她还是靠自己的努力学习,无师自通地认识了些许的字。祖母说在七月初七这一天,人间的喜鹊们都会飞往九霄云外的银河,为牛郎织女搭起鹊桥,以便他们相会。祖母还说在七月初七的午夜时分,躲在葡萄架下面,能听到牛郎织女的呢喃细语。我深以为然,但是由于当时年纪太小,胆怯怯的,总不敢去。等稍稍大了,大概七八岁左右,我真的在有一年的七夕午夜,一个人偷偷溜出来躲在门口水渠上的葡萄架下,一动不动的竖起耳朵听,生怕惊动天上佳人。就那样天真无邪的看着静谧的夜空,眼睛死死盯着牛郎织女两个星星,但他们却一直没有走到一起。好在葡萄熟了,阵阵自然熟透的葡萄清香,没让嘴馋的我失望,半夜里吃葡萄的味儿,那才是不一般的爽。
据说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如果按此计算,王母娘娘出于怜悯之心,倒是没有惩罚织女,织女是天天可以见牛郎和孩子的。只是苦了人间的牛郎和一对儿女,他们要苦苦守候一年三百多天,才能在喜鹊们的帮助下飞升上天见到心爱的人。但不管如何曲折,结局总是完美的,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心心念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七夕,自古是文人墨客的最爱,尤为著名的是北宋大才子秦观,他的一首《鹊桥仙*纤云弄巧》,朗朗上口,令人荡气回肠。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这个甜蜜时节,落笔祝福天下有情人,缘随人愿,并蒂花开。
——2024年08月10日(七夕)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