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地方本土文化——顺德博物馆将《顺德赋》制成文创产品
由著名书法家、文化学者方斌先生历时三月、精心结撰、多次增删而完成的共906字的《顺德赋》,自2021年在《中华英才》《中国文艺家》《揭阳日报》《诗词之友》等报刊发表、在中央电视台第六届中国诗词春晚诵读之后,遂即成为讴歌顺德历史人文、地方风情和改革开放成就的声情并茂、辞采飞扬、颇具文化影响的赋体文学名篇。
方斌先生采用被康有为誉为“端朴若古佛之容”的南碑瑰宝——《爨宝子》书体对全赋进行书写,形成长达8米多的书法长卷。该作品充分彰显方斌先生朴厚古茂、奇姿百出、具有独特个性和极高辨析度的“方氏爨宝子体”风格。
2024年11月7日,顺德博物馆专门举行隆重的仪式,对《顺德赋》全文进行文化解读,并收藏了以《顺德赋》为主体的方斌先生书法作品共27件,为方斌先生颁发了作品收藏证书。
2025年5月17日晚7时30分隆重举行的国际博物馆日——顺德博物馆“顺博之夜”系列活动,展出了由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大力支持、顺德博物馆精心设计和制作的《顺德赋》系列文创产品:既有撷取《顺德赋》核心内容进行制作、风格简约淡雅、美观实用的方形灯饰;也有印入《顺德赋》全文、质地精良、可作学书者临摹之用的书法卷轴;还有剔透玲珑、沉稳厚重、长达25厘米的书法镇纸;三件文创产品配以大气精巧的设计包装,显得极具品位。《顺德赋》系列文创产品既嵌入厚重的顺德文化元素,也寄托着读书人立品修身进学的优雅人生情怀。
《中国文艺家》杂志主编冯楚认为:顺德博物馆推出馆藏精品《顺德赋》文房礼盒,将当代名家的经典诗词和书法审美融入博物馆的日常参观生活、阅读交流与运营管理服务之中,对提升广大市民的文物欣赏水平,普及中国历史文化和推广顺德本土生态文明建设,让世界了解顺德,让顺德走向世界,具有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是顺德博物馆文化新质生力的一种体现。
加拿大书法家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书法院海外名誉院士何镜贤认为:顺德博物馆利用馆藏的方斌先生的《顺德赋》,将其开发为艺术匠心与实用功能兼具的文创产品,将引领社会风潮,发挥文创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方斌先生的好友李明鲜指出:以《顺德赋》为内容而制作的文创产品,作为当地政府赠送贵宾的重要礼物,具有深远的意义。
深圳宝安区老领导马松林书记赞叹:顺德的干部群众不但具备精良的经济眼光和策略,而且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头脑和战略思维,他们是实现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共进共赢的“天之骄子”。
顺德职业技术人文社科学院原院长、教授陈建华也有同感,他指出:正是因为顺德有一批具高瞻远瞩眼光、呈海纳百川胸襟,能做事且能成事的文化管理干部,才最终成就为《顺德赋》文创产品,实现了从抽象到具象、从精神产品到物质产品的历史性跃升。
顺德区德耆慈善基金会秘书长黎圣蓝女士评价方斌先生的《顺德赋》必将会成为文学经典名赋,他的“爨宝子体”书法,也将会成为后代书法学习者反复临摹、提升书法水平的范本。
东莞书法家许统诚则以台灯指明迷津、阅长卷如见师面、对镇尺引以自戒的诗意感言,充分表达对恩师方斌先生所赠文创礼物的殷殷感铭之情。
(陈建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原院长、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