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铧里的春天》
文/周平安(内蒙古通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友们还在用传统落后的农耕方式耕种土地,那记忆在心灵深处,至今难以忘怀。
当晨露还凝结在草尖,农友们就已经扛起犁铧去往地里,那个用生铁制成的犁头泛着冷光,木柄己经被岁月打磨得铮光发亮,他们那布满老茧的手中,像是握着一把打开春天的钥匙,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播种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当耕牛牵引着梨铧破开土壤,总会发出沉闷的声响,而大地却在绵长的叹息中散发着泥香。湿润的土壤翻卷着,将蛰伏一冬的寒气驱散,那些沉睡的蚯蚓在新生的泥土里扭动,惊醒了藏在草根下的草籽,也惊醒了万物复苏的整个春天。
农友们,跟在牛的后边一步一步的缓慢耕作前行,犁铧耕过的地方,泥土如波浪般起伏,渐渐形成了一道道整齐的垄沟。在我的记忆里祖辈们也是这样牵着牛耕地的,那时候的犁铧更笨重,木犁的榫头处总是缠绕一些粗麻绳之类的东西拓开泥土,随着耕牛的脚步,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父辈们常说,地是活的,有灵性的,你只有对它好,它才能长出好的庄稼。农友们弯着腰,把种子均匀地撒进犁沟,再用脚轻轻的敷上一层泥土,那动作的轻柔,像是在抚摸熟睡的孩子。
犁铧的痕迹,每一道垄沟儿里都藏着农友们的期盼,他们盼着种子发芽,盼着禾苗抽穗,盼着秋天的金黄铺满田野,这些期盼随着犁铧的翻动,深深地埋进泥土里,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慢慢生长,生长成一道道动人的诗行……
如今,农业机械化取代了耕牛,新式的翻耕犁具也更加高效,但犁铧翻开泥土的瞬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生命破土而出的力量。
农友们劳作的身影,是最动人的风景,他们用双手与土地对话,用汗水浇灌希望,再犁铧耕过的地方,种下一季又一季的憧憬。
站在田埂上,看着农友们渐行渐远的背影,突然明白:犁铧破开的不止是泥土,更是生活的希望,每一次耕耘都是对未来的承诺,每一道犁沟都是通往丰收的路。
土地不会辜负真诚的汗水,就像春天总会在犁铧的耕耘中——款款而来……
2025.5.19于內蒙古通辽
作者简介
周平安·男·蒙古族·中共党员·內蒙古通辽人·糸世界诗歌作家协会·中国诗人作家网·中国新时代诗人认证会员、代表作及大量现代诗、古诗词、散文、纪实文学等作品分别在《中华诗园》·《国际网络文学联盟》·《京津翼文学》·《世界名人会》·《世界诗歌作家协会》·《中国诗人作家网》·《诵读诗文》·《中国人民诗刊》·《诗词楼阁》·《北国红旗诗刊》·《世界作家园林》·《京津冀都市头条》等众多媒体刋发。《世界诗歌作家协会·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终身会员·现代诗《母愛》荣获2023年全球华语《世界英豪杯》名人名家经典文学赛六大杰出文学奖·部分诗词作品编入百年历程《中国新时代诗人作品集》等文选,2024年8月26日入驻《中国诗歌名人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