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榴花吟
绛雪凝枝,惊又是,端阳时节。
看满树,珊瑚初绽,绛绡重叠。
照水红绡翻丽影,临风赤玉摇明月。
最销魂,微雨湿腮脂,娇难折。
燃楚梦,迷庄蝶。
倾蜀锦,羞湘血。
问东君何意,独钟芳烈?
不共桃李争春色,偏于夏日燃情切。
待秋來,结子绽红绡,心犹热。
文/万重山
万重山的《满江红·榴花吟》以传统词牌为载体,将榴花置于端阳时节的独特语境中,通过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志,赋予榴花鲜明的人格化特征,既描摹出榴花的外在神韵,更挖掘出其内在精神品格,展现出古典诗词的韵味与现代哲思的交融之美。
上阕开篇“绛雪凝枝,惊又是,端阳时节”,以“绛雪”喻榴花,既写出其繁花似雪、红焰灼灼之态,又巧妙点明时令,奠定热烈明艳的基调。“珊瑚初绽,绛绡重叠”运用比喻,将榴花比作珊瑚、红绡,生动呈现其层叠绽放的绚烂姿态;“照水红绡翻丽影,临风赤玉摇明月”,以水为镜、月为衬,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榴花倒映水中的柔美与临风摇曳的灵动刻画得淋漓尽致。结句“微雨湿腮脂,娇难折”,用拟人化的“湿腮脂”赋予榴花娇羞之态,“娇难折”既写其外在的柔韧,又暗含内在风骨,为下文托物言志埋下伏笔。
下阕则深入挖掘榴花的精神内涵。“燃楚梦,迷庄蝶。倾蜀锦,羞湘血”,化用典故,将榴花与楚地幽梦、庄周蝶梦相连,增添神秘浪漫色彩;以蜀锦之华、湘血之艳相衬,凸显榴花的艳丽无双。“问东君何意,独钟芳烈”以诘问之语,引出对榴花独特品性的思考。“不共桃李争春色,偏于夏日燃情切”为全词点睛之笔,通过与桃李对比,赞颂榴花不随波逐流、不慕春光,却在炎炎夏日尽情绽放的傲然风骨,彰显其独立与执着。结句“待秋來,结子绽红绡,心犹热”,写榴花即便到了秋日,依然以饱满果实延续热情,将榴花从花开到果熟的生命历程贯穿,展现其始终如一的炽热与坚韧,暗喻人应坚守本心、永葆赤诚的精神境界。
从艺术手法看,该词严守《满江红》格律,平仄协调,韵脚铿锵。在表现上,虚实相生,既有对榴花形态、色泽、动态的细致白描,又融入典故与想象,拓展诗意空间;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娴熟,将榴花的自然属性与高洁品格完美融合,使咏物与抒情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