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母亲聊家常
作者:范世林
前些天,母亲刚过完九十二岁寿辰。一个月前,她因不慎摔伤肋骨,如今卧在床上休养。我坐在她的床边,听她絮絮地说话。她的话总是很多,像春日里解冻的小溪,汩汩地流淌着,不知疲倦。
午后的阳光从窗外的缝隙间漏进来,斜斜地照在她皱纹纵横的脸上。那些深深浅浅的沟壑里,不知藏着多少岁月的故事?她忽然说起我八岁那年,被村里的大孩子欺负,她去找人家大人理论的事情;又说起她小时候纷繁复杂的艰难历程;说到父亲在世时,如何靠着辛勤的劳动和努力付出,养活着我们兄弟姐妹七人;最让我心酸的是,她竟还记得我上高中时,因交不起7.8元伙食费而到处借钱的窘迫......她说着,时而轻笑,眼角的皱纹便更深了,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我静静地听着,不时点头应和。她的嗓音沙哑却有力,仿佛要把九十多年的记忆都倾倒出来。令我惊讶的是,她竟还记得我中学同桌的名字,记得那个总爱与我回老家来玩的同学。这些记忆的碎片,在她脑海中保存得如此完好,就像老樟木箱底压着的黑白照片,虽已泛黄,却依然清晰可辨。
望着她慈祥的面容和稀疏的银发,我的思绪忽然飘回童年。那时,她也是这样坐在床边,给我讲"狼来了"的故事。如今角色对调,我成了那个听故事的人。她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尽是些柴米油盐的琐事,却让我听得入迷。
暮色渐浓,我扶她慢慢躺下。她意犹未尽,说明天还要给我讲生产队时期,她如何早起晚睡为社员们磨面、参加社里活动的往事。我连连点头,心里却泛起一阵酸楚——这样的时光,过一天便少一天了。
所谓孝道,大抵就是在这般安静的陪伴中,让岁月的故事继续流淌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