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八国道
文/崔云生(山东)
为了忘却那恼人的烦愁
我计划来一次远游
就走三零八国道吧
向西走有嘶哑的歌喉
为了忘掉那曾经的温柔
我马上来一次远游
就走三零八国道吧
向东走有品味的那酒
离开这伤心之地
不管你的身影在我前后
一路上丝丝缕缕的雨丝
总是拴着那头的烦愁
一路上山河依旧
看到你的身影在我左右
一路上坎坎坷坷的脚步
总是带着这头的温柔
诗评
国道上的情感漫游: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救赎——评《三零八国道》
崔云生笔下的《三零八国道》以具象的国道为载体,将远游之旅化作情感的宣泄与挣扎之路,在虚实交织间,生动展现了主人公试图逃离烦愁与温柔却又深陷其中的复杂心境,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与张力。
诗歌开篇以“为了忘却那恼人的烦愁/我计划来一次远游”直白道出创作动机,奠定了整首诗忧郁而略带决绝的基调。选择“三零八国道”作为远游路线,赋予这条普通国道特殊的情感意义,使其成为承载情绪的符号。“向西走有嘶哑的歌喉”“向东走有品味的那酒”,通过“歌喉”与“酒”的意象,将方向赋予不同的情感隐喻——向西的“嘶哑”暗示苦涩与呐喊,向东的“酒”象征麻醉与逃避,折射出主人公面对情感困局时的迷茫与矛盾。
“离开这伤心之地”将情感推向高潮,看似决心斩断过往,然而“一路上丝丝缕缕的雨丝/总是拴着那头的烦愁”,以“雨丝”喻思念与牵挂,形象地展现出记忆如影随形,即便逃离也难以摆脱烦愁的纠缠。这种矛盾与挣扎在诗歌后半段愈发强烈,“一路上山河依旧/看到你的身影在我左右”,山河的永恒与记忆中身影的鲜活形成鲜明对比,自然景观成为情感投射的对象,强化了思念的重量;“一路上坎坎坷坷的脚步/总是带着这头的温柔”,“坎坷脚步”暗喻内心的不安与挣扎,“温柔”则如影随形,深刻揭示出主人公越是想要忘却,记忆与情感反而愈发深刻的无奈。
在艺术手法上,诗歌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重复的句式“为了……我……就走三零八国道吧”形成强烈的节奏感与情感冲击力,不断强化远游的冲动与目的。意象的运用精准而富有韵味,除“雨丝”“歌喉”“酒”外,“身影”“脚步”等意象虚实相生,将抽象情感转化为可感知的画面。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凭借真挚的情感流露直击人心。
《三零八国道》通过远游这一行为,将情感困境、记忆纠缠与内心挣扎融入国道之旅,展现出人类在面对情感创伤时的复杂心理,既是一首情感的挽歌,也是一曲心灵的独白,余韵悠长,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