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好的气质:干净
古人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即使生长在泥水之中,却依然保持着一份清纯和高洁。
干净,不仅是一个人最好的涵养,也是一个人最容易拥有的贵气。
仪表干净的人最好看
《菜根谭》中有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
所谓的“风雅”,未必是华服裹身、珠光宝气、浓妆艳抹,而是一定要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我们常说,内在美才是真的美,但这并不代表,做人就可以完全不注重仪容仪表。
事实上,外在的形象,才是人际交往中最直接的名片。
一个外表干净的人,不仅可以让自己显得赏心悦目,给别人带来如沐春风之感,也是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
所以,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对自己的形象负责。
正如《弟子规》中要求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平整,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
仪容清爽、穿着得体,才能够让人心生好感。
谈吐干净的人最高级
言为心声,语为心境。
干净,不止是外表的仪容与衣着,它更深藏在一个人的谈吐之中。
得体的仪容或许能让人对你有初见的好感,但干净的谈吐却能让人因你的真诚与温暖而久处不厌。
所谓:“寡言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每一句话都有能量,你散发正能量出去,同样的正能量也会回到你身上。
当你眼中带刺的时候,看见什么都想骂几句,浑身带着戾气;
而当你言语温和,谈吐干净,走到哪里都如沐春风。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好好说话,是一种负责任、有涵养的表现。
真正有修养的人,知道言语的力量,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
品行干净的人最高贵
再优秀的人,若人品有了瑕疵,也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干净的品行才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获得认可的真正资本。
晏殊年少时便才华横溢,被誉为神童,14岁时就参加了科举。
考试时,他发现考题自己早已做过,便诚实地向皇帝报告:“臣曾私习此赋,请换题。”
宋真宗非常赞赏他的诚实,遂命人出新题。
临场换题后,晏殊依然答得出色,最终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荣誉。
一个人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
干干净净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理应是条底线。
有了这条底线,才能托起为人的更多本真,才能远离更多的虚浮。
一个人的干净,最要紧的是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