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结槐夏
文/李俊杰 诵/张春燕
在我童年、少年及至青年时期所住的老宅院子里,种着两棵对把儿槐树。它树身并不高大,也不过3米多高,树围大约有四十多公分,但它们枝繁叶茂,树冠如伞,象一对孪生兄弟,在岁月中自然连理,成为我们家人眼里家宅平安的吉祥象征。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酷热难当。那两棵长着圆形枝盖的槐树挂满绿色,开遍枝头的槐花如一串串白玉风铃,瓣如素绡,蕊含淡金,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恰似天然大帐篷遮住阳光,为大地带来丝丝凉意。从地里劳作回来的家人们,就在它的浓荫下,放下一张低桌,摆上一圈小櫈子,围在一起,先把早己准备好了的绿豆汤喝上一气儿,顿感神清气爽,然后不慌不忙地就着槐花的清香吃饭聊天。微风拂动,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的无数斑驳光点,象无数个精灵从人们身上跳跃到饭桌,又从饭桌跳跃到院子里的角角落落,这一地斑驳的光影,给人带来一种宁静与惬意。
当大人们吃完饭休息后,我带上一本书,从两棵对把儿树的中间熟练地攀爬上去。这两棵树左边那棵树的树干分叉处,有两枝茶杯粗的分枝,先是平着长了一段,然后才倾斜着向上长去,好象一个圈把椅子,我常常坐在那里,背靠着枝干,读书诵诗。知了在树尖上唱歌,蜜蜂在花朵间穿梭,槐虫被丝儿吊着,一上一下地在眼前跳动。微风轻拂时,枝叶轻轻地摩娑着我的头和脸儿,洁白的花辨儿,散落在身上和书本上,真是人在花中,花在人间。而风略大些时,树叶沙沙作响,整棵树都会晃动起来,我又好像坐在秋千上,晃晃悠悠。此时默念往往变成了朗诵,”麦天晨气润,槐夏午风清”,“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喈喈落槐花1"我洋洋自得,抑扬顿挫,别有一番风趣。
当夜幕徐徐降临,被太阳炙烤了一天的大地到处都散发着热气,屋里也是闷热异常,此时唯有这棵槐树下面阴阴凉凉的。我们吃罢晚饭,便在槐树下铺上一领秫秸薄,或用麦秸杆打成的草帘,一家人或坐或躺,手里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竹扇,聊着白天的工作,身边的生活趣事,按排着着明天的活儿。我和弟弟常常躺在草帘上,仰望着浩瀚无垠的夜空,充满好奇地央求母亲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天上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神仙的故事,我们好象永远都听不够,每次都会提出些让母亲难以回答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母亲从不厌烦。她指着天河,指着满天繁星,教我们辩识哪是北斗星,哪是牛郎星,哪是织女星.而我们每每在她轻轻地哼唱着”大花猫勤勤,二花猫懒,三花猫出来眨眨眼”的歌谣中,嗅着槐花的清香渐渐睡去。母亲虽然识字不多,但却是我们姊妹几个的天文启蒙老师。我结婚后搬出了老宅,老宅留给了弟弟居住。那段时间我每当回到老宅,总会在那两棵槐树下坐一会儿,立一会儿,似乎又回到了难忘的童年少年。若干年后,弟弟搬进了新家,便把老宅卖给了邻居,从此我再没有回去过老宅,也再没有见到过带给我许多温暖记忆的那两棵对把儿槐树。但每当我忆起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便会想起老宅,而那两棵对把儿槐树总是最先映入我的脑海。
槐夏情思
对把槐阴旧梦长,
花香袅袅绕心房。
繁枝不见童年影,
唯剩情思岁月藏。
作者简介:李俊杰,男,1963年出生,邢台市诗词协会员,海棠诗社微刊副主编,优秀民营企业家,热爱文学诗词创作,热心公益活动。
主播简介:张春燕,诵读爱好者!2020年参加了在山东.曲阜举办的“第五届世界朋友节”、2021年参加邢台春晚、并参加了建党100周年“一船红中国.大爱在邢襄”、2024年参加了央视CCTV—-17农业频道的节目录制、2025年参加了河北电视台《冀录河北》的春晚节目并荣获金奖!
《新诗大观》长期征稿、赠阅启事
《新诗大观》为邢台市诗人协会主办的纯诗歌刊物,逢双月出刊。
《新诗大观》诗刊创刊于1994年,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39刊。主要栏目有“特别推荐、诗现场、诗歌发现、散文诗叶、诗歌密码、网络诗文本、诗天纵横、诗歌部落、诗坛撷英、诗人说诗、古韵新声”等。《新诗大观》长期面向国内外征集诗歌相关稿件。
本刊真诚免费赠阅读者,只望读者支付18元/本邮资,增加一本加10元。
投稿邮箱:xsdg1994@163.com
业务联系:13930908446 (同微)
获书通道:13932935519(同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