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简介:
汤优烈,籍贯诸暨,杭州人
杭州第八中学69届初中毕业。杭州大学中文系(函授)本科毕业,文学士学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结业。
曾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战士,当过电影放映员、广播员。
回城后,一直在交通系统工作,退休前为杭州市交通局干部。
现为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中国朗诵联盟会员,黄亚洲书友会朗诵团团长。
现居杭州市。

纪实文学《我的兵团岁月》- 共19章
第十八章 学诗
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缓缓地降下帷幕,先前一度喧嚣的兵团也渐渐地归于平静。从兵团部返回三天门后,我仍然回到我的放映员、广播员岗位,悉心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之余,仍是那么孜孜不倦地与小收音机为伴,学练英语,也看一些初高中文化基础课本。
一日傍晚,我与亚洲在师部周围幽静的小道上散步聊天。走着聊着,他突然以老大哥口吻关切地说道:“小汤,你也可学学写写诗歌么”。其实,长时间来受着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学诗的愿望是有的,但面对自己的文学基础水平自信心就溜走了。我胆怯地问:“我能行吗”?亚洲点了点头:“当然行,陈军、卫东他们与你一样的两届生,他们现在进步很大哟。你用心学,我会帮你的”。一席话吊起了我学写诗的“胃口”,真有点儿跃跃欲试的味道,这一晚我满脑子尽是诗歌。
第二天,我兴致勃勃地请教亚洲,我学写第一首诗歌该是什么内容好呢。亚洲答道:“写你最熟悉的、最有生活积累的、且有感悟的东西”。接着,又进一步点拨;“你是放电影的,这是多么快乐有趣而令人向往的的工作哟”。对啊,我作为一名放映员,对电影是最熟悉最了解了,又有厚实的生活体验,对,我的第一首诗就写我的本职工作,就叫《放映员之歌》。
诗歌的起首很重要,我设想了多种开头,都觉得没能表达出放映员的快乐与自豪的心境。亚洲提示我,诗歌需要形象感,一些放映重点器具和放映代表性的动作可以入诗啊。比如银幕、影片箱之类的。这一席话让我脑袋瓜子开始开窍,我琢磨许久,蹦出四句开头语:
快拉起我的银幕,把伟大祖国的身影映照;
快打开我的片盒,取出社会主义的崭新风貌。
这四句起首诗句,将一个热爱祖国、充满快乐自豪的放映员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样的开头,自己觉得很满意。在编织诗句时,亚洲告诫我,不要拘泥于写自己,你要倾诉的是你也是广大放映员对祖国的真情实感,要展现的是放映员整体的形象与风貌。这一点拨,让我的思路顿觉亮堂:第二、三、四小节,我分别用“给工人师傅、为贫下中农、让知识青年、替医务工作者”送影,来表达放映员对祖国新风貌的的炽烈情感;后两小节,抒发了一个自豪、快乐放映员的出自内心的感慨。全诗如下:
《 献一束时代的光 》
快拉起我的银幕
把伟大祖国的身影映照
快打开我的片盒
取出社会主义的崭新风貌
昨天,我刚给工人师傅
送去大庆人艰苦创业的捷报
今天,我又为贫下中农
吹响虎头山上改天换地的号角
我让知识青年喜看
驰骋在广阔天地的一代英豪
我替医务工作者
铺开一条赤脚医生走着的金光大道
看,教育革命的烽火
燃遍祖国的城乡、山坳
听,“五七”干校的田头
此刻,正涌起阵阵歌潮
洁白的银幕呵
被映照得五彩缤纷、分外妖娆
可也收不尽呵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崭新风貌
我,一个光荣的放映员
有说不尽的幸福和自豪
每天,都把一束时代的光呵
融进工农兵火热的怀抱……
在亚洲老师“手把手”的指训下,我学诗的第一个作品完成了。对原先初定的诗名“放映员之歌”似乎感觉未能满意,于是选择了“献一束时代的光”作为诗名。看着读着诵着这首小诗,心里的高兴劲儿没说的。亚洲老师提议,你可去投一下报刊和文艺杂志么,我当然照办了。居然,这首小诗被当时的《浙江文艺》刊物录用,刊载在一九七五年《浙江文艺》九月号上。
第一首小诗的写成,增强了我学诗的信心。那段时间,我老在想着如何选好题材再来一首。那天,我看见宣传科办公室桌上摆放着一张大红纸,一瞄,是当地党委政府给兵团战士的慰问信,心中即生感慨,试想用诗来表达心迹。亚洲老师鼓励我说,能抓住这张小红纸作为写诗题材,本身就是进步。接着他问道:“面对慰问信,你会想到什么”?我一下被问住了。“你能否想到,这是祖国发给我们的考试卷吗”?“啊,想的真好!我知道该如何写这首诗了”。亚洲老师会意地笑了。
我思考着、斟酌着,起首句即刻跳出来了:“祖国给我慰问信,思潮滚滚起波澜…… 这是慰问信,还是考试卷”,依照“做题答卷”这条主线,我设想写一个有为知青见到慰问信,犹如收到一份考试卷,他认真总结广阔天地经受锻炼,接受再教育的过程和心迹,表达愿意长期接受艰苦考验,努力做出圆满答案的决心和信心。小诗出来后,自己觉得还算满意,也得到老师的认可。此间,我还学写过一首《春笋》的小诗,试着以常见的“雨后春笋”自然现象,映衬、歌颂祖国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这些诗作虽比较稚嫩,且明显带着那个时代的印记,但它们是我的心血沤灌出来的,我一直珍视并保存于今。(两首小诗附录在后)
正当我学诗的兴趣渐浓时,兵团要撤销的消息传来了,并较快地开始实施了。不久,亚洲也调到桐乡濮院丝厂去了。老师走了,加上兵团面临动荡,工作变动在即,我的学诗热情一下冷落下来。以后又是工作的连续不断变动,这学诗的的兴趣一直就没有重新拾起过。但是,兵团生涯中有着这样一段学诗的经历,乃是我人生的一件值得纪念的幸事,难以忘怀呵。
祖国给我慰问信
祖国给我慰问信
思潮滚滚起波澜……
这是慰问信
还是考试卷
一年前,下乡来
第一课,震心弦
书记领我走进昔日地主家
看一看,当年收租院
学耕犁,大伯叫我手把手
造梯田,队长打锤我撑钎
夜校里,书记与我同备课
田阪上,一起开展大批判
水库里,储着几身汗
砂石地,磨秃多少钎
初来时,扛着背包嫌吃力
如今呵,两肩尽想压重担
今天,祖国给我考试卷
叫我填答案
怎么写,怎么答
接受再教育,刚刚离起点
有体会,有收获
现在卷上答几段
祖国啊,我要年年写答案
一年比一年更圆满
春 笋
是不是昨夜一场春雨
唤起竹林满园春意
这遍地得到春笋呵
顷刻,昂然挺立
闪着露珠,透着泥香
这样精神,这般豪气
这阵势,敢抗击千里风暴
这气魄,能顶起万斤巨石
望着这遍地的春笋
我不由得想起
祖国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那朝气勃勃的英姿
是的,正是这一夜
在祖国的广阔天地
有多少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在成长,在孕育
山村的政治夜校里
明亮的灯火彻夜不息
赤脚医生为救治危急病人
深夜出诊几十里
此刻呵,我们的工农兵大学生
正在评注儒法斗争的历史
一代新型农民战山治水
迎来了金色的晨曦
今天,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
正在祖国大地化为阵阵春雨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茁壮成长
比雨后的春笋更迅疾
我怀着激情
赞美春笋倔强的生命力
我更以百倍千倍的激情呵
为祖国的新生事物献上赞歌曲曲
(未完待续)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5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