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挂在嘴边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在纵横交错的城市脉络里,地铁站台、高铁候车厅、火车站闸口与客运站安检处,总跃动着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头戴默克风耳机,耳机线如灵动的触角,接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指令;手中握着银灰色的安检棒,恰似守护安全的魔杖,在人潮中划出一道道严谨的弧线。
“包包过安检,有水尝一口!”这熟悉的呼喊声,每日都在重复播放。他们的嗓音,或清亮,或略带沙哑,却始终饱含热忱。每一次提醒,都是对安全的郑重承诺;每一声叮嘱,都是对往来旅客的温柔守护。
回应声此起彼伏,最频繁的莫过于那声“谢谢”。尤其是在地铁站,几分钟一班的列车,如同不知疲倦的游鱼,吞吐着川流不息的人群。这里的安检通道,仿若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脚步。从晨光熹微到夜幕深沉,“谢谢”二字如同跳动的音符,不断从安检员口中流淌而出。它们或急切,或从容,或稚嫩,或沧桑,在熙攘的空间里交织成独特的城市乐章。
年轻的上班族脚步匆匆,递过背包时,匆忙间一句“谢谢”,饱含着对秩序的尊重;背着书包的孩童,在家长的引导下,奶声奶气地说出“谢谢”,传递着纯真的善意;拖着沉重行李箱的旅人,在顺利通过安检后,由衷地说声“谢谢”,寄托着旅途的安心。而安检员们,总会回以一个微笑,或是轻轻点头,让这声“谢谢”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温暖的桥梁。
这简单的两个字,承载着无数的情感与故事。它是陌生人之间的善意传递,是城市文明的无声彰显,更是无数安检员日复一日坚守岗位的最好回应。当“谢谢”挂在嘴边,冰冷的安检通道也变得温情脉脉,繁忙的交通枢纽化作充满爱的港湾。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