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鸾归令-流失79年子弹库楚帛书今从美回国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社、央视总台最新消息,流失海外79年,国之瑰宝一一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当地时间5月16日晚,由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并完成装箱,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班从美国首都华盛顿直飞北京,于今天5月18日凌晨3时50日抵达祖国首都北京,将存入中国历史博物馆。
消息面显示,子弹库楚帛书1942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子弹库楚帛书分三卷,字数超过900字。此次回归的“五行令”和“攻守占”为子弹库帛书第二卷、第三卷。其中《五行令》是战国时期子弹库帛书中的一卷,内容记述四时十二月的宜忌,属于中国最早的典籍类帛书之一。《攻守占》记载当时既包含主动进攻(如军事行动中的攻取),也包含被动防御(如守卫阵地)的方法。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个典籍意义上的最早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都是不可忽视的源头,价值巨大、无可替代。因此,子弹库楚帛
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学术史、思想史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据说,这批价值连城的珍贵楚帛书,1942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被盗掘战国楚墓,因此称为“子弹库楚帛书”,它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战国帛书,属于战国中晩期文物,是中国最早的带有数术性质的特殊作品,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
据悉,长沙子弹库楚帛书1642年被盗掘出土后几经辗转,被中国古董商蔡季襄购得,后因研究需求携至上海。1946年,美国情报人员柯强以“红外线拍摄”为名从古董商蔡季襄处骗取帛书,非法带至美国,先后分藏于美国福格博物馆、赛克勒基金会和史密森尼学会。
前几年,在第一时间关注到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发布了关于返还非道德方式获取文物的政策性文件后,中国国家文物局对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保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启动了追索工作。
2024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决定以湖南长沙子弹库帛书等为核心内容,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五集大型文化节目《帛书传奇》。
2024年6月:关键物证——盛装帛书的盒盖由芝加哥大学移交中国,证实其1946年借存于福格博物馆的流转路径。
2024年9月:蔡季襄向美方催款信件等新证据首次披露,坐实了美国情报人柯强当年“掠夺式”获取文物的历史。
2025年9月10日举行的《帛书传奇》启动仪式上,中方首次完整披露了子弹库帛书流失美国的关键证据,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发布会相关内容“美国人柯强借口拍照偷偷带走我国文物”话题词登上微博热搜主榜第1位长达15小时,并被美欧多国媒体转发和报道。
今年2025年4月,《帛书传奇》通过央视总台在国内外播出,同步发布了《证据链确凿!这件现存美国的珍贵文物属于中国》等系列特稿。节目对子弹库帛书流转经历、特别是流失美国的全链条证据,进行首次深度揭示和披露。节目采访和制作发布期间,正值国家文物局对美方追索子弹库帛书的关键期。接受采访的美国知名专家通过总台呼吁这批文物应该回归中国。
国家文物局相关人士表示,总台《帛书传奇》的播出为此次文物追索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和完整的铁证,海内外专家和网友强力呼吁子弹库帛书应归还中国,从而有力营造了促美归还我文物的舆论氛围
2025年5月:经多轮磋商,美方基于完整证据链返还《五行令》《攻守占》,剩余第一卷《四时令》仍在追索中。
笔者志清注意,在子弹库帛书踏上归国的旅程前,2025年5月16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隆重举办中国文物返还接收仪式,国家文物局成功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旗下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和“攻守占”。中国驻美大使谢 峰出席并发表致辞,欢迎国宝回归祖国怀抱。谢 锋表示,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因民族弱乱而远离故土,正随着民族复兴而踏上归途。中共十八大以来,2000多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怀抱。中美成功实现约600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子弹库帛书的回归,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中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增进中美人文交流和两国人民友谊注入了正能量。
笔者志清认同,子弹库帛书成功返还的佳话告诉我们,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础上加强对话、推进合作,双方就能够携手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努力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取得互利双赢的成果,走出新时期正确相处之道,这是中美面对的历史必答题,是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也是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值此,珍贵的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流失海外近80后,终于荣归祖国之际,可喜可贺!特赋《彩鸾归令》为评为贺!
瑰宝荣归。
战国长沙楚帛追。
失流海外曲情累。
幸终回。
绢书香润三千岁,
数术文图古事祈。
五行令和守攻时。
尽朝辉。
一一2025年5月18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韵新吟》执行主编、2025年《古韵新声》执行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上海新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