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英印政府惊恐不安,极力煽动西藏上层独立。毛主席洞察秋毫,作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越早越有利,否则夜长梦多”的批示。党中央向西北西南野战军下达了“向西藏进军”的命令,两大野战军派出部队,分由川藏,滇藏,青藏,新藏四个方向进军,完成解放西藏百万农奴,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使命。
新疆军区王震司令员遵照西北军区:“由驻南疆二军组建部队,进军藏北解放阿里”的指示,于1950年3月9日在和田组建独立骑兵师,委任何家产为师长兼政委。6月13日骑兵师在和田地区于田县正式成立,决心把五星红旗插上世界屋脊,策应青藏川藏方向进军西藏。
为使进藏顺利,骑兵师先后派出3支侦察队进昆仑山勘察修路,何家产师长带分队亲自探路。7月27日,骑兵师决定:以骑兵一团一连为主,9个民族135人组成“进藏先遣连”,连长曹海林(甘肃人)政指李子祥(山西人)副连长彭清云(四川人,特等战斗英雄),加强团参谋干事机要翻译10余人,委任团保卫股长李狄三(河北人,38年入伍)为党代表负责指挥。8月1日,骑兵师在于田普鲁村召开进军西藏誓师大会,曹海林连长从何师长手中接过“向西藏进军”的大旗,全连官兵决心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上藏北高原。
先遣连官兵肩负重托,依依告别首长和战友,骑着战马,带着指北针和一张苏版百万比例地图,直上昆仑山。他们涉冰河爬雪山,风餐露宿,顶着头疼、胸闷、呕吐等高山反应行军半月,战胜千辛万苦,闯过无人区,抵达藏北有两泉水的地方休整(71年新疆军区测绘大队,在界山达坂东约100公里处,发现有部队工事宿营的痕迹,故名为两水泉)。一周后,朝既定目的地改则方向前进,于8月底抵达改则部落扎麻芒保地区(藏语称:长有很多毛刺的高原植物)见到藏民群众,又因雪大封山,供应断绝,独立师电令“转入过冬战备,坚持到翌春”。在李狄三带领下,官兵挖堑壕修掩体,筑碉堡搭马棚,入冬前挖好地下窝棚43座,马棚8座,碉堡2个,堑壕250米,打柴守猎储备物资,秋毫无犯做好群众工作,藏民感动地说:藏北来了新汉人,他们都是菩萨兵!
先遣连官兵进抵藏北后,像一把钢刀直插后藏,震惊了拉萨噶厦反动势力,阿里本陈来南巴(阿里首领,噶厦四品官)上书西藏政府:“共产党骑兵部队进到藏北,天降神兵尚无扰民,但他们缺衣少食,作何处置”?并派管家、秘书10余人,从噶尔雅莎到扎麻芒保,同李狄三指挥接触会谈,把酒言欢,互赠礼品,结为兄弟,签订了《解放军旨在解放阿里,维护国家统一,捍卫边边境安全,不扰民不吃民,不干涉噶本事务》的五项协议。阿里噶本保证“政府欢迎解放军进驻藏北,决不向解放军开战,做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五项协议受到西北军区和中央政府高度赞扬,先遣连先于青、川、滇三路大军进入藏区,有力推动了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更受到党中央的肯定。
先遣连官兵屹立藏北,过着原始人的生活。他们掘地为屋,猎兽为食,缝皮为衣,打柴挖盐,碰石取火,歴尽了艰难险阻,一边剿匪一边帮民,凭着军人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竖定信念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在藏北站稳了脚根。恶劣的高原气侯,一冬吃不上青莱和严重高反的袭击,官兵们患上了营养不良,全身浮肿,先后病故牺牲47人。艰难险阻,英勇无畏,顽强拼搏,新疆军区通令表彰,给先遣连全体官兵记一等功,授予进藏“英雄先遣连”光荣称号,号召全区部队向“英雄先遣连”学习,西北军区通令嘉奖,称先遣连官兵创造了人间奇迹,誉为“全军的旗帜,英雄的榜样”,党中央毛主席闻讯连说“盖世英雄”!
1951年5月6日,骑兵师委派一团副团长安志明(河南人,38年老兵)率一个加强连和侦察队200余人,昼夜急奔藏北支援,部队歴尽艰辛,半月后进抵扎麻芒保与先遣连官兵汇合,全身浮肿病危的党代表李狄三同志,向安副团长递上进藏日记和全连名册后含笑牺牲。先遣连官兵战胜严冬,艰苦卓绝,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顽强拼搏的红军精神,为祖国统一,解放阿里,先后有50余名官兵永远的留在了藏北无人区,英雄伟哉,悲哉!(1968年阿里分区派老兵贡保带领分队,将50名英烈的遗体隆重安葬在狮泉河烈士陵园)。
6月6日,安志明副团长率部与先遣连官兵汇合后,按照分兵两路完成兵进普兰,回师噶大克(阿里本驻地)解放全阿里的既定任务。安副团长指定先遣连曹海林连长,带领一个排兵力和病号坚守扎麻芒保营地,亲自率加强连侦察队和先遣连一部,在藏民群众大力支援下,选派向导动员畜力,经改则物玛,麻米,雄巴,亚热等地,翻越岗底斯山脉的东君拉山口,(山口海拔6100米,69年夏,我追击回窜叛匪曾过此山口)过霍尔和神湖,于6月29日进抵普兰宗,解放了地处中印中尼三国边境重地,受到普兰宗僧侣和藏民的热烈欢迎。此程半月,因高反又牺牲9名战士。
骑兵支队指战员守卫在冈底斯山的边境上
6月,新疆哈密哈力伯克叛乱,流窜甘青取藏北逃往印度克什米尔。7月16日骑兵师派一团营长贺景福(山西人)率一个加强连急抵藏北增援,加强连翻山越岭行军半月,与坚守在扎麻芒保曹海林部汇合围堵哈匪,激战一日毙匪30余人,截回被抢的牛羊1万余头只。加强连在藏北无人区连续追歼,在日土地区与遇匪激战两日,歼匪60余人,追余匪至班公洛地区,歼匪95人,在印楚舒勒军队干扰下,哈匪残部出逃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控制境内,部队将缴获夺回的牲畜等物资全部分发给被抢的藏民。追剿部队发扬我军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在藏北无人区追歼哈匪300余公里,出色地完成了军区赋予的作战任务,创造了奇迹,获得了阿里藏民同胞感恩戴德般的赞扬。
7月底,安副团长所部在普兰宗,接受了专程前来阿里本陈来南巴的慰问,陈来南巴表示拥护西藏和平解放,并邀请安团长率解放军进驻噶大克(噶尔亚莎)保护他们。8月3日,安副团长指定彭清云副连长率领先遣连驻守普兰宗(彭清云后任先遣连连长)。在阿里本陪同下,率加强连和侦察队经门士,浩浩荡荡抵达阿里首府噶大克(实际仅有2栋小土屋的小院落),在噶尔河边安营扎寨。安志明即报告中央和新疆西藏两军区,中国政府很快向国内外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西藏阿里全境,接管了阿里一切防务。
先遣连驻守普兰宗,占据孔雀河边一高地筑墙建碉(现普兰连驻地),彭清云连长组织部队对中印边界强拉山口,中尼边界丁噶山口,斜尔瓦通道和姜叶玛地区(现西兰塔连)进行巡逻,控制了中尼中印边界;贺景福营长带领加强连驻守日土宗,组织分队对班公洛(今斯潘古尔)哈纳(今库尔那克堡)甲岗等要点进行巡逻,控制了中印边界西段各主要山口通道;侦察队派出小分队对达巴宗扎布兰宗之达巴,香孜,托林,曲木底等地巡逻,控制了什布奇,波林三多,乌热诸山口通道,重点派分队对扎西岗巴里加斯进行巡逻,严密控制了纳格栋通道,守住了阿里通往拉达克列城之道路,初步改变了阿里有边无防的落后现状。

入冬前,安志明团长率部移住昆莎(噶本冬季驻地),动员全体官兵自己动手打土坯砌围墙,砍红柳修房屋苦干了两年,在噶尔河谷草滩(今阿里昆莎机场)建起一座南北长1000米,东西寛200米的攻防兼备的营区。翌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阿里骑兵支队成立,安团长任支队长兼政委,贺景福任参谋长,高峰任政治主任,辖普兰为一连,香孜(原加强连)为二连,日土为三连,侦察队为四连和通信连驻昆莎,守卫阿里3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0月,中国共产党西藏阿里工作委员会诞生(简称阿里分工委),辖统战部,秘书科,机要科。安支队长兼任分工委书记(定副师级)后西藏工委调入百余名干部,支持和健全阿里地方工作。
根据阿里地广人稀,出产匮乏(仅普兰托林可种植青稞)交通困难的特征,部队发扬延安南泥湾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精神,艰苦创业开荒4000余亩,产青稞7万余斤,普兰、托林、日土连种植白菜萝卜土豆,除保障自食外,还供应支队机关,实现了伟人“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支队成立后,对敌斗争复杂尖锐,先后组织部队配合新疆军区边境勘察组,对中印中尼1200余公里长的国界线进行巡逻调查,搜集资料,摸清走向,并对乌热,桑葱莎,什布奇山口,曲惹楚马尔,巴里加斯,班公湖南北两岸现地调查,驱赶入侵的印政人员,为外交斗争谈判提供重要文献。有效管理入境外商800余人次,朝山拜海游客3000余人次,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我边防部队在莫尔多通道,
用印军机场铁皮,搭起交俘虏的彩门 1959年3月,西藏上层僧侣在英印美势力策动下,发动了分裂祖国的武装叛乱,遭到我军迅速平息,达赖叛逃印度。支队先期防患实行全区军管,收缴枪支160余支,稳定了漫延态势。后积极配合陆11师4师进军阿里防区,先后在仲巴等地作战74次,歼匪卫教军3289名,(俘1666人降570人)残部窜尼泊尔境内。62年印军蚕食我国大片领土,在西段设入侵据点43个,并打死打伤我军政人员,迫使我
边防部队愤起反击。支队官兵发扬了我军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光荣传统,配合西线部队连续作战10天,摧枯拉朽般击溃了入侵印军。创造了以少胜多全歼班公湖南岸印军据点的奇迹;前赴后继、英勇作战,又拔除阿印16号11号印军据点,击溃了印军不可一势的库马盎联队,打出了国威军威,涌现4连连长曹福荣,(二等功)副连长张治武(二等功)排长王全喜(二等功)战士秦振清烈士(一等功)等英雄人物。
1968年5月,骑兵支队奉命一分为二,支队机关带步兵一营5个连、机枪连、炮兵连、通信连整编为陆军6师18团(1连为进藏先遣连),南疆军区机关和支队机关带步兵二营5个连、通信连、侦察排、情报站、检查站和公安大队合编我阿里分区。辖普兰、西兰塔、达巴、波林、扎西岗、且坎、斯潘古尔,7个边防连及独立连和7个县中队,1个通信站,4个情报站及骑侦排。
光荣的骑兵支队在风云变幻的年代,经过战天斗地的艰苦创业和弹雨横飞的反击战生死考验,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阿里高原上迎风飘扬。“血战边关,永固边陲,奋勇向前”的戌边精神在阿里千里边防线上一代一代的传承。我荣幸的曾是这支英雄部队的一名战士,骑兵支队指战员维护祖国领士完整的热血,和捍卫祖国尊严的赤胆忠心,激励我在阿里高原工作了22个春秋,把青春献给了为国戍边的神圣使命。
(转摘自张念忠所著的《守土》一书)
作者筒介 张念中:男,汉族,陕西三原人。生于1942年8月,1960年10月入党,1961年8月参加工作,1964年1月入伍,1998年10月退休。曾任西藏阿里骑兵支队二营文书,支队司令部保密员,军务参谋。西藏阿里军分区侦察参谋,革吉县军管组长,分区作战科付科长,侦察科科长。南疆军区司令部侦察处长,乌鲁木齐军区工作站站长,西藏阿里军分区司令员,国防大学基本系学员,南疆军区付参谋长,乌鲁木齐警备区司令员,陕西省军区付参谋长。在西藏、新疆戍边32年,5次参加追剿西藏叛匪战斗,3次指挥平息藏独、疆独战斗。荣立三等功2次,被兰州军区评为"老高原“和"廉政先進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