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广场的暮春欢歌
文/高金秀(甘肃)
暮色漫过窗棂时,钥匙转动门锁的声响惊起一阵雀跃。小孙子背着歪斜的书包扑进怀里,苹果似的脸蛋笑出两个深深的酒窝,连睫毛都沾着欢喜:"奶奶!吃完饭去牦牛广场嘛!"他仰起头的瞬间,发梢还沾着幼儿园院子里槐花的甜香,这抹稚气的请求,让我刚放下菜篮的手又不自觉地忙碌起来。
厨房里蒸腾的热气裹着饭菜香,我总忍不住望向客厅——孙子正踮着脚翻找他的恐龙玩具,嘴里还念叨着要去广场堆沙堡。等我们踩着最后一缕晚霞赶到牦牛广场,整个天地都浸在初夏温柔的暮色里。远远望见广场中央跃动的篝火,橙红色的光焰将跳锅庄的人群剪影投在石板路上,恍若一幅流动的油画。
孙子像只脱缰的小马驹,攥着我的手直往沙坑奔去。这里早已聚满嬉笑的孩童,塑料铲子与沙石碰撞的簌簌声,混着此起彼伏的惊叹,编织成最纯真的乐章。我倚着雕花栏杆坐下,目光却始终追随着那个小小的身影。他专注地用模具按压沙块,忽然被旁边滚来的彩色皮球吸引,又咯咯笑着追了过去,发梢在晚风里扬起细碎的金芒。
广场深处传来悠扬的弦乐,是几位老者正调试龙头琴。随着清脆的鼓点响起,跳锅庄的人群渐渐围拢。藏族姑娘们的百褶裙旋成盛开的格桑花,银饰在火光中闪烁;老人们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枯瘦的手掌仍有力地拍打着节拍。有位穿藏袍的阿嬷朝我招手,我笑着摇头,目光却被那片热烈的舞蹈牢牢牵引。篝火噼啪作响,火星升腾着融入渐浓的夜色,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火光映红了人们的脸庞,还是他们眼底的喜悦点燃了整片广场。
身旁忽然掠过一阵风,孙子举着朵捡来的蒲公英蹦到我面前:"奶奶快看!"嫩黄的花盘在他掌心轻轻颤动,绒毛被晚风托起的刹那,仿佛承载着无数个甜美的梦。抬眼望去,粉色的迎春花不知何时攀上了广场的围栏,在暮色里舒展着柔软的花瓣,像是在为这场狂欢鼓掌。新绿的柳枝垂落在跳锅庄的人群上方,枝叶间漏下的点点光斑,随着舞步明明灭灭,倒像是缀满星辰的哈达。
几个穿着校服的少年加入了锅庄队伍,起初还有些生涩的动作,很快便被欢快的节奏感染。人群中爆发出阵阵笑声,有位戴眼镜的年轻姑娘转得太急,差点踩住裙摆,身旁的藏族大叔眼疾手快地扶了她一把,两人相
当最后一缕霞光沉入地平线,跳锅庄的人们仍不愿散去。孙子趴在我肩头渐渐犯困,睫毛在脸颊投下小片阴影。广场上,篝火渐熄,余烬仍在暗红的炭块里明明灭灭;跳锅庄的弦乐转为舒缓,像是在诉说着未尽的故事。我轻轻抚过孙子汗湿的发顶,心里满是温柔——愿这牦牛广场的暮春欢歌,能成为他记忆里最温暖的光,照亮他未来漫长的岁月。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