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许昌市建安区农贸路胖东来金三角南侧,矗立着一座醒目的许昌医和中医院。该院院长陈万立以“蟠龙神针”、“把脉精准”闻名遐迩。
陈院长把脉如神、开方有道,其非遗针灸技艺更是手到病除,其医术与仁心广为传颂。每日患者纷至沓来,只为求得一剂良方、一支银针,祛除病痛。
5月15日上午,走进医和中医院陈院长的办公室,只见墙壁上重叠着挂满了锦旗。两张办公桌并列摆放,一侧是陈院长的座位,对面是中医医生张耀民的座位。诊室内,患者络绎不绝,两位中医正忙着接诊。只见陈院长神情专注,先倾听患者陈述病情,随后一手轻搭患者腕间,凝神把脉,一边询问症状细节,一边提笔书写药方。年逾古稀的陈院长,满面红光,眼不花,还不戴眼镜,精气神十足。所写字迹刚劲有力,落笔间尽显深厚功底。
作为非遗针灸技艺传承人,他将“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断与针灸妙术相结合,深得患者信任。
陈万立院长的诊疗堪称一绝。他指尖下的脉象如同心中的解锁密码,总能精准号出患者疾病的根源,问诊时刨根问底却不失耐心,细致入微的分析常令患者豁然开朗。在开方用药上,他深谙君臣佐使之道,精选药材,配伍精妙,既遵循古方又大胆创新,让无数被慢性病、疑难症困扰的患者重获新生。曾有一位辗转多地求医无果的脾胃病患者,服用陈院长的药方后症状显著改善,感慨道:“陈院长的药方就像量体裁衣,每一味药都用在刀刃上。”
而银针则是他另一项济世的“利器”。作为非遗针灸技艺的传承人,陈万立院长的针灸手法出神入化。施针时,他的银针如游龙般穿梭于穴位之间,精准把握进针角度与深度,以独特的行针手法激发经气,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的神奇效果。让面瘫患者重绽笑容,颈肩疼痛者舒展筋骨,一个个康复的案例见证着他在针灸领域的深厚造诣。
比高超医术更动人的,是陈万立院长的佛心仁术。面对患者,陈万立院长永远保持着春风般的耐心,不厌其烦地解答疑问,细致入微地关照病人的情绪。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他主动减免诊疗费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
为守护针灸这一中医瑰宝,今年七十三岁的陈院长不遗余力,潜心整理家族传承与临床经验,将针灸技法系统化、理论化。挖掘针灸背后的文化底蕴与医学价值。
从指尖脉象到银针起落,从济世良方到非遗传承, 陈院长不仅是一位医者,更是一位文化的守护者。他深悟《道德经》中“道法自然”“阴阳平衡”的哲学精髓,又深谙中医经络气血的运行奥秘,将“有无相生”的辩证思维融入药方配伍,以银针调和阴阳,以汤药平衡虚实,用药时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调和之道,将道家哲思化作治病救人的精妙良方。
陈万立院长用一生践行着“医者仁心”的誓言。他凭借炉火纯青的医术,在中医界独树一帜。从把脉开方到运针如神,从治病救人到文化传承,陈院长以毕生坚守诠释着“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他既是祛病除痛的良医,更是传承文明的使者,以岐黄之术守护生命,以仁德之心温暖人间,在中医传承发展的长卷上,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