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 ——诗词里的遗憾
文/罗兆熊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的这一句词,宛如一道清冽的月光,冷冷地洒在时光的长河上,映照出无数人心中那难以言说的遗憾。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能重见城南桃花留在春风中的笑靥,却再也见不到心中的伊人,这遗憾唤起后世多少人的共情。
初见时的美好,如春花绽放,绚烂而纯粹,可命运的轨迹却常常在不经意间偏离,留下诸多令人喟叹的怅惘。人们总以为初见时的赤诚能抵御时光的侵蚀,却不知“等闲变却故人心”才是宿命。
李商隐的《锦瑟》,则充满了朦胧而又深沉的遗憾。“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的意象纷繁复杂,如同一个神秘的梦境。那些朦胧的情愫,像宣纸上晕开的水渍,年轻时总以为能握住,却在某个清晨发现指缝里只剩下潮湿的叹息。原来"惘然"二字,是把年轻时没看懂的谜底,用半生光阴慢慢拆解。
诗词中的遗憾,是一场执念与放下的博弈。陆游临终前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家国之憾如泰山压顶,至死未休;辛弃疾在白发苍苍时悲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壮志未酬的苦楚化作刀刃,割裂理想的锦绣。他们以血泪浇筑遗憾,却也在遗憾中成就了精神的丰碑。
诗词中的遗憾,是人生百态的缩影。它们让我们看到,人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挫折、离别、失去,如同黑夜中的繁星,点缀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正是这些遗憾,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就像苏轼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遗憾无法避免,那我们不妨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把遗憾化作前行的动力,在有限的人生中,努力去追寻那些美好的瞬间,让生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