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谐音 妙趣横生
郑世兴
在汉语言文学的广袤天地里,谐音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它以巧妙的方式,将语言的相似性与语义的丰富性完美融合,创造出令人拍案叫绝的语言艺术效果。
2019年7月,我写了一篇散文刊登在《淄博晚报》副刊上,题目是《“稻”是无情却有情》,是将“道是无情却有情”成语中“道”字改为了“稻”字。文章描述了种稻人的艰辛,比如“挠稻子”,就是为稻田除草,是跪在稻田垅间用双手去挠抓如青苔样的各种水草,劳作时常被稻叶把大腿划出道道血口,尤其是若被蚂蝗叮咬,更是疼痛难忍。收割后挑稻子双肩磨得红肿出血。即便如此,娘还是仍然让我去帮助舅舅去“挠稻子”,挑稻子。我深知娘的良苦用心,就是让我去磨炼磨炼,因为我早已看到她眼眶里那强忍的泪花。这不正是《“稻”是无情却有情》吗!
记得当时有位文友看了这篇文章后给我发来微信评论说:通过这个题目使文章增添了不少文化韵味,让读者在看到题目的瞬间就能对文章的大致走向和情感基调有所感知,这个谐音用得巧妙,赋予了新的含义。
谐音在古代文学中就已大放异彩,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谐音相关,表面是说天气,实则是描绘出了一种感情,这种含蓄的表达,让情感在谐音的掩护下愈发醇厚,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祥子”的谐音是“箱子”,箱子是用来装东西的,象征着祥子如同一个容器,承载着的是沉重的苦难和社会的压迫,这也暗示了他命运的被动与无奈,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刻和富有内涵。
现如今,谐音的运用更加广泛,就连广告也是比比皆是。比如眼镜店,就常用“镜显风彩”;服装店就常用“衣见钟情”、“衣衣难舍”来做广告词。这些创意打破了刻板的模式,抓住了消费者的注意力,也成了调侃生活的助手。
谐音让语言焕发出了生命与活力,让文学创作充满了无限创意与可能。但在这方面要特别重视对小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诲。相信谐音这一独特的语言艺术将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欢乐与惊喜!

作者简介:郑世兴,济南市章丘区人,现居淄博市淄川。副主任医师(退休)。正业从医,业余爱好读书、写作,常有散文、随笔等见诸各级报端。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优秀作家称号。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