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简介:
汤优烈,籍贯诸暨,杭州人
杭州第八中学69届初中毕业。杭州大学中文系(函授)本科毕业,文学士学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结业。
曾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战士,当过电影放映员、广播员。
回城后,一直在交通系统工作,退休前为杭州市交通局干部。
现为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中国朗诵联盟会员,黄亚洲书友会朗诵团团长。
现居杭州市。

纪实文学《我的兵团岁月》- 共19章
第十七章 投入那场“特殊的运动”
日历翻至一九七四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国掀起,当然,兵团也毫不例外。我似乎隐约感觉到,这几年来较为平静的师部机关的生活可能要被打破了。
在师部机关召开的的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动员会上,师首长那严峻的表情和铿锵有力的动员讲话,让我深深感觉到这是一场特殊而非同一般的政治运动。由此,在我的心中激起了阵阵波澜:作为一名“两届生”,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们正临小学毕业,学校停课闹革命,我们只好在家呆着,几乎没有参加过文革的什么具体的活动,因为年龄小,当时轰轰烈烈的学生“革命大串连”也没有我们的份。两年后进了初中,又两年算是初中毕业了,立刻融入了知青“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了兵团的广阔天地干革命。如今党和领袖发出号令,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讲,无疑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也是一次难得的政治考验,应该珍惜机会,积极参与,自觉接受锻炼和考验。怀着如此强烈的愿望,我积极参加了师机关的“双批”运动。
也正逢这一运动之初,生产建设兵团运作几年来出现的一些问题逐渐开始暴露,尤其是存在严重迫害知青问题的三师十一团,被当时中央的三位副主席(周恩来、叶剑英、李德生)批示定性为“一个烂掉了的单位”。因此,师里开展的“双批”运动就有了密切结合自身实际的重头内容。
那时,师部机关运动的气氛较为浓烈,兵团战士们怀着对领袖、对党的的深厚感情和对迫害知青行为的憎恨,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各项活动,大家还经常凑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讨论甚至辩论问题,好不热闹。师部组织了在萧山兵团部召开“双批”大会,我积极参加并在大会上发了言。这当儿,适逢师部机关共青团支部改选,我当选了支部书记。
按照中央要求,各级都要成立有代表性的“双批”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运动。我们师部的“双批”领导小组由吴师长任组长,师政治部程主任、黄亚洲、程卫东等兵团知青代表任副组长,我是小组办公室成员。后因兵团部成立“双批”小组和办公室需要我师有一名小组成员和一名办公室成员,我被推荐到兵团部小组办公室去工作,一名小组成员是直属营的女知青雷鸣鸣。临去报到之前,政治部程主任专门找雷鸣鸣和我谈了话,他强调,你们是经师“双批”小组推荐,师党委同意派去兵团部“双批”小组办公室工作的,要按照党委要求,严格组织纪律,努力干好工作。
带着领导的嘱托和战友们的信任,手里拿着师党委的介绍信,我与小雷到萧山兵团部“双批小组”报了到。我被分到办公室文字材料组,有幸结识了两位良师益友。一位是我们的组长、兵团部电影工作站的王志廷,这是一位正直、善良、富有亲和力的原农场的地方干部;另一位是组里的同事,浙兵二师五团的项杭育,长我两岁,一位精干、活泼、充满正义感的知青战士。我们在一起工作,互相帮助、相互提醒、团结协作,闲暇时一起析形势、谈思想、鉴真伪,力争使我们自己在复杂的政治运动中能够保持较为清醒的头脑,少出偏差。
当时,“双批”小组办公室中出现了一些要求撇开党委领导开展运动的言行与做法,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是违反中央规定的做法,尽管是组织内的成员我们仍表明自己的不同看法并采取消极和抵制的方法;对小组办公室在运动中做出的某些过火过偏的行为,我们也能明确表达自己的相左看法,而决不是盲目地随大流,人云亦云。记得有一次,兵团部“双批”领导小组组织了较大规模的上访活动,我们三人商议后,意识到组织这一活动存在与中央的精神相背离的倾向,因此比较巧妙地拒绝参与了此次活动。
到了七五年春节过后,这场特殊的运动开始慢慢降下帷幕。经过兵团部八九个月“双批”运动的锻炼后,我也按要求返回了三天门师部。回师部后,我专门向政治部程主任较为详细地汇报了在兵团部工作的情况,以及我对参加这次运动的一些体会和想法,程主任一边点着头,一边鼓励我说:“小汤,回来后要继续努力工作,好好干”。
确实,作为一个二十啷当岁年龄的年轻人能够全过程参加复杂的政治运动,使自己在运动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增长了知识,拓展了视野,锤炼了思想,无疑将受用自己的人生。但是由于政治斗争的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年轻人的良好愿望,自觉经受锻炼的高涨热情和扎实行动,换来的并不一定尽是阳光和笑容,有时甚至是无端的负面效应。
记得兵团撤销后,我几经变动,七七年到了嘉兴地区航运公司,曾在船上工作,后安排在公司工会。此时正值“双批”清查工作开始,有外调人员来我公司向我了解当时兵团三师“双批”运动的有关情况。得知我曾经是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双批”小组办公室成员后,嘉航公司组织部门找我严肃谈话,说我是省军级单位“双批”办公室成员,来头不小呵,必须把当时参加运动的所有情况都说清楚,听候组织处理。我只能不厌其烦地将兵团开展运动的具体情况,以及我去兵团部参加“双批”小组办公室的来龙去脉反反复复讲了N遍,他们好像仍不太相信,生怕清查工作漏掉“一条大鱼”。没过多久,我被不明不白地从嘉航公司工会调至离市区很远的公司下属的水泥厂去了。
当时,我真感到有点凄凉和无奈。但是转而一想,哪一次政治运动以后不都有着类似的境况,每每都会出现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这或许就是一种政治生态。想到这些,承重的心也就释然了。
(未完待续)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5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