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走失”的张某终于与家人团聚,当张某某的电动车失而复得,这些温暖的瞬间背后,是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心手相连的深厚情谊。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两则暖心警事,感受那份永不放弃的守护与双向奔赴的警民情深。

49天的追寻!“走失”男子平安回家,温情诠释为民初心!
49个日夜的焦急等待,49天的不懈追寻,一场牵动人心的寻亲行动,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圆满落幕。
5月1日,张老汉携长子焦急地到河底派出所报警,称其二儿子张某自3月28日外出后便杳无音信。儿子没有通讯工具,茫茫人海,寻找之路困难重重。闻听,派出所指导员杨燕涛迅速启动走失人员查找工作,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积极争取技术支撑。首日,民警全力查询无果,但他们始终未放弃,持续深挖线索。
5月12日,情指中心传来关键信息——5月4日晚,一辆车曾载着张某出现在洛阳道北路段。民警立刻行动,与车主曾某取得联系。曾某表示,当时见张某一人在马路边可怜,便收留他住宿一晚,次日张某自行离开了。为核实情况,民警再次与道北派出所协作,确认信息属实后,仍紧追不舍。
5月13日,情指中心又反馈张某在龙门汽车站附近出现。民警马不停蹄,到车站周边排查走访,并与车站部门沟通查找线索,最终得知张某乘车前往三门峡市陕州区观音堂。民警随即联系当地派出所协助,并告知家属前往查找。
5月15日,张老汉在观音堂找到了儿子,但儿子不愿回家,民警在电话中耐心地对张某进行了说服教育,最终张某跟随父亲回到派出所。经过进一步交谈确认无碍后,张某在父亲的陪伴下安全回家。
从接到报警到成功找回,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民警们的坚守与担当。他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跨越多个区域,联动多方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让亲人重聚,让温暖与安心回归家庭。

锦旗+感谢信,感谢的“双倍肯定”,守护的“双向奔赴”!
“能够找回电动车,真的太感谢你们了!锦旗和感谢信都不能完全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近日,长水镇张某某夫妻二人专门到罗岭派出所,将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交到民警手中,感谢民警不辞辛苦帮其找回电动车。

5月9日早上,张某某骑着电动车到罗岭乡核桃地干活,将电动车停放在加油站对面广场路边,等干完活返回时不见了电动车,遂拨打了报警电话。
罗岭派出所接到警情后,安排民警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民警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顶着正午烈日,带领报警人调取周边监控,细致筛查线索。经连续数小时追踪排查,成功找到张某某的电动车。
于是,便有了后续的送锦旗和感谢信之举。
从日夜兼程的寻亲路到细致入微的财物找寻,民警们用责任诠释初心,用行动温暖民心。这两则故事不仅是公安工作的生动写照,更是警民鱼水情的真实体现。警民同心,守望相助。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城市里,总有一盏警灯为你点亮,总有一份守护让你心安。
来源:河底派出所、罗岭派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