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传承铁人薪火 共赏民俗风华” 大庆民俗文化展前言
传统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民族或地趣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智慧,这些文化元素的丰富和多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趣。“华瑞常挟云烟气,纸上如闻风雨声”,大庆不仅以“铁人精神”铸就了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精神丰碑,更在岁月的沉淀中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本次 “传承铁人薪火 共赏民俗风华” 展览,是大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对这片热土文化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创新诠释。展览精心规划,以多个特色鲜明的板块,立体呈现大庆民间艺术的独特风貌。
本次展览共展出民俗文化精品1803件(套 幅)。当您步入书法绘画展区,浓墨重彩间,是文艺工作者对家乡的深情礼赞,铁画银钩勾勒出大庆人骨子里的坚韧与浪漫;当您进入非遗项目展区,年画色彩鲜艳、剪纸线条灵动、鱼皮画的鱼皮自然纹理、芦苇画的质朴意趣,无不诉说着文艺工作者就地取材、化平凡为神奇的非凡智慧。
非遗作品承载着历史的温度,每一道制作工序都是活态传承的密码,凝聚着匠人们世代相传的技艺与匠心;根艺、易拉罐手工艺画、铝塑板刻画等作品,展现了民间匠人对材料的大胆再创造,让废弃之物重获艺术新生,赋予它们全新的生命与价值;民间农耕用具陈列区里,犁铧、木耙等老物件静静伫立,无声地串联起往昔岁月里人与大自然深厚而紧密的相伴,诉说着大庆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铁人王进喜展厅,这里以铁人王进喜为主题的艺术精品。尹庆塑化石雕王进喜半身塑像,以磅礴的气势和精湛的工艺,生动还原了铁人坚毅果敢的形象;王元刚的铁人泥塑像,细腻刻画铁人神情,展现其精神内核;单洪涛的烙画《铁人学理论》,通过独特的烙画技艺,将铁人刻苦钻研的场景跃然纸上;王显义的铝塑板刻画《铁人》头像,线条刚劲有力,凸显铁人钢铁般的意志;王卉的红色剪纸《铁人跳泥浆》,以剪纸的灵动,再现了铁人在艰苦环境中拼搏奉献的英勇瞬间。此外,手工绘制的《松辽盆地北部勘探成果图》,见证着大庆石油勘探的艰辛与辉煌;岩浆展品,仿佛诉说着地下深处的力量。黑龙江爱心书画艺术家联谊会会长张慧捐赠的 30 幅鸡图画,为展览增添别样色彩;奇石《天书》,纹理独特,引人遐思;融入大庆元素的绳编作品,编织出对家乡的热爱;张玉春的扎刻作品,精巧绝伦;上京窑的陶瓷,传承古老技艺;站人女书,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小拉哈石器、砖等展品,更是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遥远的过去,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岁月变迁。
这些作品,不仅是技艺的精湛结晶,更是大庆精神与民俗文化交融共生的生动见证。它们源自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饱含着大庆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对美的执着追求。从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积淀,到工业时代的创新探索,民间文艺始终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以最鲜活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赋予生活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人们带来历久弥新的精神滋养。
希望这场展览能成为一把珍贵的钥匙,打开大庆民间文化的宝库之门,让更多人领略到民间文艺蓬勃的生命力与持久的魅力,感悟其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的烟火气息。愿我们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在传承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创新中续写文化的辉煌,让铁人精神与民俗风华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交相辉映,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