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州醉古今,温泉暖天下
文/彭福兰
在有着“南玉之都”之称的广东茂名信宜市,孕育着这样一位翩翩仙子:她汇聚天地灵气,终日雾气氤氲,热气腾腾;泉水潺潺,为千古涌流。她,是谁?她就是集沐浴理疗、旅业饮食、娱乐健身、避暑度假、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3A级旅游度假景区——西江温泉。窦州醉古今,温泉暖天下!“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江,一起去揭开西江温泉的神秘面纱,一起去感受这一泓源远流长的温暖吧!
泉温·真山水
西江温泉度假景区,位于广东省茂名信宜市北界镇的西江河畔。说到温泉,相信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一句诗:“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西江温泉,虽然没有华清池那样闻名天下。但近年来,随着我们信宜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的发展,西江温泉也逐渐声名鹊起。
上天赐予信宜这块热土,以天然优质的自然硫磺温泉资源。西江温泉,乃真山水也!
西江温泉池类众多,有药物健身池、鲜花草药池、健身酒泉池、牛奶美容池等。温泉池无论是在造型、水温上,还是在功能、大小上,都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根据权威检测,温泉水所含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多达40多种,尤其是以偏硅酸、氡、氟、碳酸氢钠的含量最为丰富,其水质更属广东最好,为国内罕有的珍稀温泉——氟泉。
西江温泉热源丰富,温泉水从地下500多米处喷涌而出,水质高,晶莹剔透。流量充沛,水温也是比较高,据说有的高达82摄氏度。众所周知,温泉水具有健身理疗、防病治病的功效。其实,在我们中国,利用泡温泉来治病疗养的习俗由来已久。先秦的《山海经》里,就有了“温泉”的记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在《论语》中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这里的“浴乎沂”指的就是在曲阜以南的沂水中浸泡温泉。可见孔子也是中国温泉文化最早的实践者与倡导者之一。而在北魏时期,我国地理学家郦道元先生曾在《水经注》里记载:“寇水出代群灵丘县高压山……,又东合温泉水,水出西北喧谷,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白芨百疾,故世谓之温泉焉。”就连《本草纲目》和《食物本草》中,也对温泉的原理和功效进行了探讨。在众多神话和传说中,泡温泉还是修仙者们洗去凡尘、羽化升仙前必走的一道重要程序呢。相传,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也曾在黄山温泉汤池中,沐浴七日后,皱纹消除,返老还童,才与容、浮二仙一起飞升。“浴兰汤兮沐芳”,在古人的眼里,泡温泉是多么诗情画意的一件事呀!我国的温泉文化如此灿烂辉煌,更为我们世人所景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试想一下,伴随着阵阵悠扬婉转的轻音乐,你闭上眼睛,与西江温泉水相拥,在水中尽情舒展,仿佛一条自由的鱼儿般轻盈。此时此刻,天和地都是纯净的,你身体上和内心里的尘埃,也一并拂去了罢。西江温泉,汩汩私汤,池池暖身,片片清池,以天然真温泉,润身心,舒筋骨,怎能不叫人心生向往呢?
景美·纯生态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好山与好水,自古以来乃是仁者与智者的共同选择。那么,在有着“粤西之巅”和“三江之源”美誉的信宜,真是享尽了好山好水好风光。
西江温泉,便是其中这样一个好去处。西江温泉度假村,据官方数据,其占地面积有100多亩,地下热源达5平方公里。拥有露天泉涌100多处,月流量近10万立方米,其中有一个泉眼,每小时流量有60立方米。村内兴建着各类可在室内泡温泉的宾馆和别墅,整体风格为热带海岛式园林设计。度假村的四周可谓是群山起伏,层峦叠翠。秀丽的风光,醉人的景色,让西江温泉度假区充满了纯生态大自然的野趣,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者,来一睹其芳容。在西江温泉度假村里,你可享形态各异的泳池温泉,感受玉水生烟的朦胧;你可观一角亭台水榭的参差错落,寄情与一方园林山水;你可赏奇花异草的烂漫,窥一朵睡莲的绽放,那亦动亦静、如诗如画的画面定能温暖着你那颗风尘仆仆的心……
当然,为了能更充分地享受山水信宜的自然风光,除了在西江沐浴温泉之外,你可以爬山涉水,到被誉为广东省的“香格里拉”天马山间寻幽探胜,在清溪碧流间陶冶情操,在天马山顶饱览“天苍苍,野茫茫”之境;你可以到国家3A级景区山水双合里感受诗情画意般的小桥流水,那双合河两岸边的山峦起伏和漫山遍野的三华李树定能让你大开眼界。如果你是花季来此,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更能让你流连忘返。你还可以到粤西最高峰大雾岭里赏云海无垠,品一口大山茶,枕着茶林而眠,拥着星河入梦......如此自然风光,如此良辰美景,就让西江温泉这样一位娴雅的少女,默然守候远方游客的到来,静静凝视,不疾不徐。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纯天然的悠悠风光,信宜山水依然,西江温泉不减,“长寿之乡”盛名不衰。
食鲜·食忘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千年窦州里的烟火人间,更是风味长存。
在西江泡完温泉,你的肚子肯定饿了,请享受度假村里的美食吧,它们定能满足你的味蕾。这里有“独沽一味”的传统美食——信宜“柴枪粉”。柴枪粉,始于清乾隆三十(1765)年,因其两头尖尖,中间粗圆,形似农民担柴所用的柴枪,因而得名。人们将本地稻米磨成米浆,再用上传统的杉木炊粉具,把米浆蒸制成粉皮,添加上韭菜、瘦肉、芝麻等美味馅料,将粉皮对角卷成柴枪模样,这样,一条柴枪粉便制作完成了。柴枪粉有捞柴枪粉和煎柴枪粉两种,每一种都各有千秋,可谓色香味俱全。捞柴枪粉需加上秘制酱油和纯正花生油,吃起来韧劲十足,又异常滑嫩爽口。煎柴枪粉外酥里嫩,米香四溢,更别有一番风味了。当然,荷香叫化鸡、河鱼煲、黑豆芝麻石蛤汤、塘虱鱼、野菜等都是温泉名食。在西江温泉度假区,你大可一饱口福。
人间有味是清欢,倘若你还不解馋,你还可以在窦州城里逛一逛,吃上一碟香滑软韧、细条均匀、美味可口的食惯嘴粉皮;你可以品尝口感松软爽滑、奶香诱人的香滑饼;或者,你来一碗滑如凝脂、碧绿如冻、清香自然的鲜凉粉,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所谓“无鸡不成宴”,那肥瘦适中、皮黄骨酥、肉香丝滑的信宜怀乡鸡,定会让你垂涎三尺。还有镇隆杨桃鸭、信宜氹仔鱼、北界焖煎豆饼、大成山楂、鱼扣鱼古、簸箕炊等等饕餮盛宴,正等着远方的你来品尝。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千年窦州里的人间烟火,此味只应窦州有,人间难得几回闻。食在窦州,实在让人回味无穷!
情深·越古今
物转星移,岁月匆匆,西江温泉的芳华岁月,在千年的流淌中,人们对她的喜爱,一往情深,永不褪色 。
早在唐初,西江温泉,就已位列窦州古八景之一,并被赐予 “温泉吐玉”之美名;一千多年前,有人为西江温泉写下“泉如鼎沸,四时不竭,水烟如轻纱笼罩,人处其间,似居琼楼玉宇“的美句;清道光十一年,优贡林湘源也在《温泉赋》中说道:“思遗事于天宝兮,亦华清之屡易,疗疾其若神兮,且荡邪之莫比。”足以证明西江温泉曾造福一方。
20多年前,一群土生土长的信宜人,开始倾情着手打造西江温泉度假旅游区。20多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回首前路,我们离不开各界温泉爱好者的关注和支持。前有原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先生、爱国华侨甘尚武博士和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林若等到景区进行深入考察。“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也曾在西江温泉景区考察时,接受媒体新闻采访,并对西江温泉度假村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信宜市政府深入挖掘本地优势文化旅游资源,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西江温泉度假景区以及其他旅游景区不断深度拓展,全面升级,文旅融合。
一山一水,皆意境;一步一趋,皆风景。西江温泉水与信宜山水的统一情结,穿越千年,已经融入我们的思想和文化,更融进了著名侨乡每一个子孙后代的血液里。
义浓·扬风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字当头、坚守仁义的精神内核在信义之城生根、发芽、绽放。当然,在西江温泉度假区,也广为流传着一个关于“柴枪粉”的感人故事。当初在建西江温泉度假村时,建设单位想请一位在外埠经商的信宜籍老板参与投资。没想到对方回答说:“要我投资可以,但我回来后希望吃到童年时吃过至今难以忘怀的‘柴枪粉’。”从此,“柴枪粉”便作为西江温泉度假区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这是一份属于西江人既熟悉又挂念的味道。如今,虽然该村家家户户都懂得制作“柴枪粉”。但是, 制作“柴枪粉”的工艺,由村民陈文庆陈伯一家传承发扬着。据陈老伯所说,他的爷爷是最先掌握制作“柴枪粉”的人,然后爷爷倾囊相授,将这份工艺在村中广为传授。制作“柴枪粉”的过程需要严谨,耐心十足,切忌操之过快,无论是时间还是火候,都需要精准把握,否则就会影响质量和口感。如今,虽然机械化发展迅速,昔日不少制作“柴枪粉”的手工作坊也转向了机械制作,但陈老伯家的“柴枪粉”却经历了三代手工传承。陈老伯曾说:“这是我爷爷和父亲传承下来的手艺,更是我们祖上三代人朴实做事不欺心的风格,万万不能丢。”信义信宜,就是这般重情义,守信义。
千年窦州,醉千古;西江温泉,暖天下!山水人文,尽在信义信宜。愿你迈开步伐,乐游信义之城,感受南药之乡的芬芳,品读竹编之乡的精美;春赏花,夏品果,秋漂流,冬登山,每一个时节,都能让你不枉此行!
作者简介:
彭福兰,广东茂名信宜市人,小学教师,热爱生活和文学。2022年在广东茂名信宜市“信义文化”主题征文比赛里,获优秀教师指导奖以及成人组优秀奖;2024年4月,散文《满城尽飘橘红花香》入选广东省化州市化橘红文学作品征集《千年飘香化橘红》一书;2024年6月,散文《醉在童子湾》获得广东省信宜市第二届原创文学奖三等奖。2024年9月,散文《心中有李,予我阴翳》入围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2025年3月,散文《掌心上的蚂蚁》在“国际诗歌网”第七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大赛中获得三等奖。2025年5月,诗歌《四月末班车》入围”长江文学”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