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阿尔,本名张涛,他是媒体圈的大哥哥,又是文学圈的热心人,市民身边的诗人。2023年12月1日,新出版诗集《上去高山望平川》在宁夏各新华书店上架销售。下面,我们品读作者诗集自序和诗作四首。
《上去高山望平川》自序
文/阿尔
这部诗集《上去高山望平川》,借用的是青海流传已久的一首同名花儿,歌词寓意深刻,富于想象。这首花儿采用的曲调是“河州令”。“河州令”是花儿中流行广、影响大、有代表性的曲调之一,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地方色彩特点。
选用民歌作为这部诗集的名字,是我多年来对地域性诗歌写作的实践。收录在这部诗集里的诗歌,都是2013年以后的作品,是我游历西北大地的过程中写就的。这些诗歌,总能让我回想起在路上的那些破旧不堪的小旅馆,被风吹得呜呜怪叫、灯火摇曳的只有我一人值守的镇政府大楼,老乡家暖融融的炕头,长江源头月圆之夜狼嚎的清冷,海拔6200米的雪山之巅……

阿尔诗集《上去高山望山川》
羁旅中的城市印象,在西北山川中的漫游歌吟,或是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千年古堡,在西海固乡村蹲点采访每天见云遇山的大喜小悲……它们构成了这部诗集的基调和色彩。
三年前,萧煜曾以贺兰山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当代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深深震撼了我。这几年来,我经常会前往贺兰山和当代艺术家萧煜,“80”诗人、宁夏画家九画经常在贺兰山星空下畅谈,感受“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激情,探讨有关读书和艺术创作的话题。感谢他们让我能够更有向度地写作和思考。
非常有意味的是,其间,我曾受诗人邱新荣老师的委托,编选一部关于宁夏地质的诗歌选集,因此阅读了不少关于贺兰山地质方面的史料,亿万年前的贺兰山,远古的贺兰山,像凡·高手中剧烈燃烧、滚动的炽热笔触,把我带入贺兰山巨大的诗意之中,并写出了《山谷遇石》和《贺兰海》等一系列诗歌作品。高山仰止,作为写作者而言,莫过于此。
在高高的贺兰山之巅向远方眺望,漫漫淼淼,植物、石头和山一起生长,此时的城市反而是渺小的,在苍穹下,成为一马平川上的一个点。但不管今天的城市如何,她庞大的躯体里却安放着我们的家,我们的爱。
我们的爱是微小的,但又是巨大的。少年时代,我第一次远离了贺兰山,随出差的父亲去往首都北京,父亲牵着我的手走进王府井的一家书店,为我买下一本小人儿书。而今,已80高龄的母亲白发如雪,让我想起多年前的那个黄昏-她下班时,从贺兰山下的那座军工厂为我带回了一本诗歌杂志。
其实,作为人类,我们的命运是一眼可以望到头的。
我们即便上了山,还得下山,走上回家的路,坐在车里风驰电掣;望平川,到达平川上的城,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但精神萦绕着灰土”。
这样的命运我们必须欣然接受,我的诗歌更是。
感谢恩师陈继明先生在我漫长、无休止,既幸福又折磨着的写作生涯中对我的爱护和启蒙,感谢30多年前相遇的好友金瓯,他的渊博和极富想象力的现代性写作,使我的写作摆脱了庸常的审美观和文学观,走上了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路。
阿尔
2023年11月

《版权页》发行网络联接
张涛诗四首
1.鼓楼
她们并非有多少可以蔓延;
吸管,碧绿,漂浮的夏日之冰
总得尝试新鲜,这个傍晚
老男人们看着窗外
鼓楼,她是明代的璀璨
如今,身缠发光灯管
一个年代的迷离
一个高耸的建筑
地下道
那个拉二胡的老头
数着鞋盒子里的钢镚
它们碰触了什么
那个女孩回头
突然露出惊讶的表情
于是,那些人走得更快
他们或许是为了遥远的
再远一些的奇异果吧
就如同我们
总想期待朝圣者的旅行
于是在路上
我打开这一瓶无色的矿泉水
我想起了那些冰她们曾经令我畅饮
乃至忘却了这座暮光之城
2.北塔湖
她是空旷
有隐秘之美
节奏却堆积:
清晨
芦苇荡
楼群
飞鸟游鱼
这些并不显得多余
在岸边
灰烬缓慢燃烧
夏日骄阳
从贺兰山脉升起
被露水打湿鞋子的我
显得有些倦意
3.天鹅
总要离得那么远
转过身去看见天鹅
云朵,锦瑟,悠然
荡漾在哈巴湖上
其实这一切
不过是对世界的想象
她并不在那儿
就如同天鹅的存在
“我们熄灭了太多的火与花朵
就等同于涅槃或是灿烂
你看那天鹅休憩于你的臂弯
姐姐你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曲线”
4.在银川听雪
昨天是春天
芦苇长得不算高
走在湖边
总感觉有点冷
就好像远远的
她的倒影在湖水里荡漾
被昨天的阳光
映出斑驳的金黄
火舞骄阳,你说
下午过于漫长
银川在地球游荡
一个人总得过这一生
看雪还是听雪
围着火炉望着火焰的小意思
爱一点就多一些吧
这正是四季在更迭
而我在南山却想远离
那些听雪的人走得越来越远
我现在不知道
飞翔究竟是什么意思

诗人张涛
作者简介:
阿尔,本名张涛,男,现为宁夏作协主席团委员、宁夏诗歌学会副会长,宁夏资深媒体人。出版诗集《里尔克的公园》《银川史记》,人文历史随笔集《秘境之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