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飘过淮安的大街小巷(随笔)
刘方
漫步在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的大街小巷,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全民阅读为画笔,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
当踏上淮安的有轨电车,仿佛进入了一个移动的阅读世界。车身上印着醒目的“淮安书房流动图书馆”字样,只要轻轻扫一下二维码,乘客就能沉浸在书的海洋中。在穿梭于城市之间的旅途中,听着名家的经典诵读,或是引人入胜的小说故事,原本枯燥的车程变得充满诗意与乐趣。无论是上班途中的匆匆行人,还是闲暇出游的市民,都能随时随地享受阅读带来的精神滋养。这一创新举措,让阅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部分。

淮安 423 听书频道的开通,更是将阅读的便捷与享受推向了新的高度。全市所有有线电视用户,只需打开电视,就能畅享丰富多样的阅读内容。无论是老人坐在家中的沙发上,还是孩子在做完作业后,都能轻松地通过听书来获取知识、感受文学的魅力。这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让阅读真正走进了每一个家庭,营造出了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
线下实体书房“淮安书房”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淮安的大街小巷。这些书房环境优雅,藏书丰富,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生活的疲惫,静下心来,与一本好书对话,在文字的世界里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力量。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书房,还是夜晚的灯光照亮书页,都能看到沉浸在书海中的读者们专注的身影。新华书店、图书馆以及民营书店也不甘示弱,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新书发布会、读书分享会、作家见面会等活动层出不穷,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有机会与作者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也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分享阅读心得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阅读热情。
在淮安的阅读热潮中,大学生志愿者们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深入学校和社区,开展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在学校里,他们为孩子们讲述精彩的故事,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在社区里,他们组织读书沙龙,与居民们分享好书,交流阅读感悟,让阅读的种子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此外,专家专题讲座也在淮安广泛开展,累计有数万人参与其中。专家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听众们带来了一场场知识的盛宴。从历史文化到文学艺术,从科学技术到人生哲学,讲座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让人们在聆听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文化素养。

淮安巧妙地利用“名人效应”,将阅读与城市的文化底蕴紧密结合。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淮安人,成为了淮安人读书的精神动力和灵魂指引。人们在阅读中传承总理的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居店,更是成为了淮安阅读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典名著的魅力,还能感受到淮安深厚的文化底蕴。故居内的书店陈列着各种版本的《西游记》以及相关的文化书籍,游客们在参观故居的同时,也会驻足阅读,沉浸在吴承恩笔下那神奇的神话世界中。

运河汤汤,流淌着淮安千年的历史;书声琅琅,奏响了淮安新时代的文化乐章。从有轨电车到电视屏幕,从实体书房到社区学校,阅读已渗透到淮安的每一个角落。在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全民阅读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谱写着一曲永不退缩的书香长歌。它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世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更让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在书香的浸润下,淮安的明天将更加美好,淮安人的精神家园将更加丰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