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 诈 诗
(有人以给人办事为名骗人钱财数月不还,去要钱不给打人且诬告有感)
一腔怒火,两眼欲穿。
只说是三四月,哪谁知数百天。
五内翻江骂千遍,诈骗分子罪多端。
六神涣散手抖颤,一诺千金跑天边。
七窍生烟摔茶碗,于事无补徒留残。
八方推诿踢皮圈,我盼包公到眼前。
九回肠断悔难咽,十指戳屏泪阑干。
百般催促石沉海,千张截图晾冷天。
万箭穿心变天堑,千般悔恨化霜寒。
百页笔录磨破嘴,十通电话肠欲断。
九重衙门铁门闩,遭遇无数白眼翻。
八面碰壁腿跑酸,虽然可怜事难圆。
七姑八姨唾沫溅,纷纷来把我埋怨。
六月暑伏天干旱,人吹空调我心寒。
五雷轰顶盼立案,四邻皆知成笑谈。
三伏天里打冷颤,两鬓霜白腰背弯。
一心只盼青天见,血汗之钱人辛酸。
急得转圈圈,心焦似油煎。
骗子逍遥走,破案待何年?
讹诈人钱财,贪婪不一般。
怒拍惊堂木,震落檐上燕!
(作者简介:石为璧,河南南召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南阳市作协会员,南召十佳通讯员,南召作协理事,学国学,读诗词,做宣传,教过大学语文、英语,足迹遍布南阳400余村,作品总浏览量已达6000万人次以上。)
这首《恨 诈 诗》以质朴直白的语言,酣畅淋漓地宣泄了遭遇诈骗后的愤怒与无奈,兼具纪实性与感染力,展现出民间叙事诗的独特力量。
叙事结构:层层递进的情感爆发。诗歌以数字为线索贯穿全篇,从“一腔怒火”到“万箭穿心”,数字由一至万的递增,如同情绪的阶梯,将受骗者从最初的焦急等待推向绝望深渊。每十句形成情感段落,从被骗后的愤怒斥责、维权时的四处碰壁,到最终对司法公正的强烈期盼,完整呈现事件发展与心理变化,极具叙事张力。
语言风格:口语化的直白控诉。诗人摒弃华丽辞藻,以“踢皮圈”“戳屏泪阑干”“转圈圈”等极具生活气息的表述,将受害者的无助与骗子的无赖刻画得入木三分。“八面碰壁腿跑酸”“两鬓霜白腰背弯”等细节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共情于维权的艰辛。这种口语化表达,使诗歌更贴近大众,成为民间疾苦的真实写照。
情感表达:矛盾与挣扎的真实写照。诗中既有“五内翻江骂千遍”的愤怒宣泄,又有“百页笔录磨破嘴”的无力感,更暗含“六月暑伏天干旱,人吹空调我心寒”的世态炎凉。结尾“怒拍惊堂木,震落檐上燕”的想象,既是对公正的渴求,也透露出求告无门的悲愤,情感层次丰富而复杂。
社会意义:现实问题的诗性批判。诗歌直指诈骗与维权难题,揭露社会诚信缺失与司法效率问题,“九重衙门铁门闩,遭遇无数白眼翻”的质问,刺痛社会痛点。作为文学作品,它超越个人遭遇,成为对不良社会现象的集体声讨,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