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寄君
文/樊志刚(辽宁)
昨夜梦君在莲乡
举酒话衷肠
一别又是一年春
叹浮生苦短
徒增两鬓霜
流水落花片片
燕子绕梁
笑慰平生知己
忘了老迈
醉了夕阳
往事残痕点点
那堪更思量
早将这万千丝缕
融归慧海
地久天长
福寿长绵
文/樊志刚(辽宁)
忘了那一世
那一年那一天
缔结的情缘
才有今生的相遇
苦苦的思念
我知道这不过是
一场梦中幻现
不由自主的
在生死轮回中
不停的妄演
多想把你唤醒
去极乐相见
那里是弥陀自性
呈现的净土
福寿长绵
因果无欺
文/樊志刚(辽宁)
至道本无奇
古今一理
平实至诚真淳
并不玄虚
人有千算
算计了自己
天有一算
直破你心机
聪明多误
只见眼前功利
吃亏是福
因果无欺
诗评
樊志刚的三首诗作各具韵味,《夜梦寄君》以情动人,《福寿长绵》参透轮回,《因果无欺》富含哲理,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情感温度与精神思索的诗歌世界。
《夜梦寄君》以梦境为引,勾勒出一幅与友人重逢于莲乡的温情画面。“举酒话衷肠”短短五字,便将友人相见时的亲昵与畅所欲言展现得淋漓尽致,奠定了全诗温暖的基调。随后“叹浮生苦短,徒增两鬓霜”一句,陡然将笔触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月的沧桑与人生的短暂在鬓间白霜中尽显。“流水落花片片,燕子绕梁”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营造出柔美而略带怅惘的氛围,将对往昔情谊的珍视与时光飞逝的惋惜交织其中。“笑慰平生知己,忘了老迈,醉了夕阳”以豁达之态收束情感,展现出对真挚友情的欣慰与对岁月的坦然,情感真挚动人,层次丰富。
《福寿长绵》则充满了浓厚的佛理禅意。诗歌从对前世情缘的追溯起笔,“忘了那一世,那一年那一天,缔结的情缘”,以疑问与追忆的口吻,引发读者对命运与缘分的思索。诗人清醒地认识到今生的相遇与思念不过是“梦中幻现”,深刻洞察了人生在生死轮回中的虚妄本质。“多想把你唤醒,去极乐相见”一句,将对他人的关怀与对超脱轮回、抵达净土的向往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情感的精神追求,语言质朴却蕴含着深沉的愿力与智慧。
《因果无欺》聚焦于人生哲理,以直白如话的语言阐述深刻道理。“至道本无奇,古今一理,平实至诚真淳,并不玄虚”开篇点明大道至简,强调真诚与质朴的可贵;“人有千算,算计了自己,天有一算,直破你心机”通过“人算”与“天算”的鲜明对比,揭示出妄图以机巧谋利终将自食恶果,而因果法则公正严明、无可逃避;“聪明多误,只见眼前功利,吃亏是福,因果无欺”进一步升华主题,批判功利短视的行为,倡导以豁达之心面对得失,哲理深刻却不晦涩,具有很强的现实启示意义。
从艺术手法上看,三首诗都采用了简洁自然的语言风格,摒弃华丽辞藻,以质朴文字传递情感与思想,读来亲切易懂;意象的选择恰到好处,如《夜梦寄君》中的“莲乡”“流水落花”,《福寿长绵》中的“极乐”“净土”,《因果无欺》中的“算计”“吃亏”等,或营造氛围,或承载哲理,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但部分诗作在语言表达上稍显直白,诗意的含蓄性与留白空间略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诗歌余韵悠长的艺术效果 。总体而言,这三首诗在情感抒发、哲理探讨与禅意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展现出诗人对生活、情感与精神世界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