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连载(十)
作者:张坚
乡 愁
——故乡之变的忧思
故乡,是人们入世之源,生命之根,也是人们魂牵梦萦的神圣追思。
我的故乡土洞村,古居泔河南岸,是一个有水、有川、有塬,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的好地方。甘甜如醴的泔河之水,养育着故乡人世代生存,繁衍生息。
过去故乡的河川,宽阔弯曲,多姿多彩,宛如一处美丽的天然公园。河道两岸满生杨柳,林荫成道,河床卵石细沙铺底,水清纯净,一眼见底,鱼跃蛙鸣。河水源于永寿罐罐沟,甘甜醇正,村人曾经饮用,烹煮的饭菜喷香味浓,制作的豆腐细嫩味醇,品质极佳。河水浇灌的蔬菜青绿鲜嫩,特别是浇灌的黄瓜又长又大,质脆爽口,名声远扬。村人曾在河滩多处经营菜园,栽植果园,夏季人民下河沐浴戏水,妇女洗衣之时,买几条黄瓜、几颗鲜桃,坐在树荫之下细细品尝,极为爽快。
泔河的沟坡、台硷上满生酸枣、野杏、刺槐、荆棘等野生林木,鲜花茂草,自然风景如画。河川、塬野里养育着成群的野鸡、野鸭、灰鸽、呱啦鸡、山雀、山鹰、火燕子等飞禽,不时的听到百鸟朝凤的鸣奏神曲,响彻河川。沟壑密林中隐藏着狐狸、狼、獾、野兔、野鼠、黄鼠狼等多种野生动物,活蹦乱跳,出入无常,如同天然的动物园。
那时的老村庄,由原来的崖窑洞、地坑窑,逐步过渡成土坯建造的房舍、草棚,庭院里多有蜜蜂、鸽子窝巢,还有石榴、葡萄架的酸甜诱惑。庄前屋后栽植的古槐、白椿,好似前兵后哨。村子周围枣林环绕,如同世外桃源。村中白昼不时传出牛哞、马啸、猪哼、羊咩的嚎叫声,还有喜鹊喳喳的报喜声,显得生气盎然;到晚间,不时有着鸡鸣、犬吠、猫叫、夜鹰咕咕,打破了乡间的宁静与寂寞。
那时的田野,百谷千禾,物种繁多,三季播种,四季有收,常年青绿,丰富多彩。好一片田园风光。
而如今的故乡,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不再是过去的故乡,面貌不断更新,很多旧的痕迹越来越少。
如今泔河,汩汩清水,潺潺长流的响声,河川丰富多彩的美景,全被不干不净的湖水所淹没,成为一面似蓝非蓝的水泊镜子。泔河两岸的沟坡、台硷上茂密的林木、花草,全被人们修理的光头秃脑。再也听不到百鸟合唱的奏曲,再也看不到各类野生动物奔跑跳跃的踪迹,再也没有赶着羊群,摘食酸枣的乐趣了。现在泔河库区虽已大桥飞渡,初步成为旅游垂钓的景区,但比过去百姿千态、繁花似锦的原生态,还是逊色的多。
如今的村庄成数倍的扩展,青砖红瓦封闭式的大房、层楼,替代了过去的土坯房屋及草棚;水泥硬化的道路,取代了泥土路面;一排排风景花木,驱逐了杂树杂木。庭院里再也没有蜂窝鸽巢和石榴开花,葡萄上架了。村中昔日的积水垃圾深壕,改造成宽敞美丽的文化广场,庄前屋后的古槐、白椿像一个个囚犯,被呼啸的大卡车运到城市的马路两边和公园里,如同站岗的哨兵,立于闹市之中,村庄虽变得整齐美观了,但却毁掉了一些传统的古建特色。正如一位作家所言:“每个故乡都在改造中沦陷,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
故乡的田野,如今绝大部分耕地被各种果树占领,粮食作物很少。再也看不到一年四季百谷千禾,争艳成辉的古老田园风光。且有大片大片的耕地被开发商租占,建成鲜果采摘园、大棚蔬菜、及旅游景点和农家乐等,而转型换貌,成另一番景象。
在故乡的庄稼地里,不再有牛粪猪粪的气味儿,而是一把又一把的化肥,一瓶又一瓶的农药,撒在壮硕茂盛的果树和禾苗上,一台又一台的机器轰鸣,一辆又一辆的大小汽车及农用车辆川流不息,排放着尾气,周边的水泥厂、再生园区,排放着没有处理干净的污水、臭气,即就是河流川谷,村内村外,到处还乱扔有塑料袋、矿泉水瓶、啤酒瓶。所有这些杂七杂八的有害之物,都严重的污染着故乡的土壤、水源、大气和河流,向着清净的原生态发出侵吞的信号。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虽在尽力治理污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存在的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
今后故乡的面貌将如何变化,将会成为什么样的模样?可以预料,随着城市和乡村大刀阔斧、不断的建设和改造,将会被那千篇一律,千村一面的构建模式,不断地摧毁着故乡旧有的容貌,那不断扩大的开发区,侵蚀着故乡的山清水秀,那一栋又一栋的高楼大厦,挡住了故乡回望的视线,撑起了故乡陌生的身影。如此一来,故乡虽在不断的变新变美,但不再是一缕浅淡的乡愁,一个烂漫的童话,一口地道的乡音和一则没完没了的故事。如此一来,总有一天,故乡将会成为一个没有原始印记、没有自身特征、没有灵魂血脉的记忆空壳,故乡弥久不衰的神圣字眼,将会从人们的视线里慢慢抹去。从此以后,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俗、人际交往,不再带有故乡的符号。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无穷的思虑。
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不断的破坏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但我们在建设和改造中,必须尽力保持原生态的环境,要在改造中保护,在保护中改造。即使不能完全保留,亦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加优美的宜居宜业,新的生态环境,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向往和渴求。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情难忘,乡愁永在,让我们牢记故乡的容貌,故乡的故事,留下故乡的老照片,并深深地刻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以作承前启后之鉴。
2021年处暑日

作者简介:
张 坚,礼泉县西张堡镇土洞村人,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5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退休。先后在乡政府、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革委会生产组、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区划办、农村改革试验办等部门及建陵公社任职工作。当选过县党代表、人大代表、第五届县委候补委员。在岗期间,贯以清正勤奋,忠党敬业,求真务实,不鹜虚声。退休后,本色不改,勤劳不息,建园务果,看书习文,所著《心路历程》《乡土情》两本书被连载发表在全国《都市头条》网络平台,可百度查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