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直无华显真诚
张芳华(山东菏泽)

我第一次出书之所以就选中了团结出版社,选中了赵庆君先生,这首先是源于著名作家、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社社长许晨先生的鼎力推介,而真正认知赵庆君,还是在出版我的散文集《心灵的放歌》一书时与他的频频交往之中。
赵庆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的率直。一般来说,人们在初次交往时通常都少不了客套性的寒暄,这起码能够让人感觉到对方的热情与亲和,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以实现理想合作之目的。赵庆君却不然,从第一封电子邮件到第一个电话,从第一次QQ聊天到第一次博客留言,他几乎从来都没有什么客套的话语,而全是开门见山,就事论事,且语言也是那样的简短。说实话,起初我真的感觉他有点怪怪的,似乎不那么容易亲近,而后来我则慢慢地适应和认可了他这种为人处事的独特方式。这当然是我在实践中跟着感觉走的缘故,尽管包括传递书稿、签订合同、编排校对、往返修改等大量工作,都是在网上以简便快捷方式进行的,但每一环节的工作却都做得极为有条不紊,彼此的配合亦是惊人的默契。尤其是当我赴济南他那寝办合一的住处与其共商书的定稿付印事宜时,那满屋袅袅的书香、浓浓的工作氛围瞬间感染了我。他热情地邀我在他的书架前合影留念,并有问必答,信手拈来地当场消除了我的某些疑虑,使我如释重负般地愈加感受到了他那率直无华秉性的可贵之处。
赵庆君给我的第二印象是他的认真。作为一名出版人,他极其看重出版质量。这主要体现在他对书稿的严格把关上,不仅审视内容,而且咬文嚼字,包括用词、分段乃至标点符号,他都不会轻易放过。他还尤为重视作者对书稿的校对,从不单纯追求速度和效率。说到认真,我与他也算是情投意合了。几十年养成的办事认真的习惯,使我对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集更是精益求精,连续六遍校对,加之中间对封面设计、篇目安排、文字修改、照片调整等数次的改动,他皆不厌其烦地及时安排落实。有时刚刚发去校对修改意见,我又发现有新的问题或者又突发奇想,于是即刻反馈与他,甚至三番五次地反复提出修改意见。对此,他总是非常乐意地接受。按照他的话说:“只有如此的认真,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白纸黑字的遗憾。”
赵庆君给我的第三印象是他的厚道。俗话说,“不共事不知人啥样。”在彼此的交往中,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赵庆君先生为人处事的真诚。他所考虑的不仅是自己事业的顺畅和效益,而且时时处处为作者着想,因此常常能够令人为之感动。在将设计师提供的第一个封面图案发送给我的同时,他首先直言不讳地点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明确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从而为我确定该封面的主题思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最后敲定封面图案的关键时刻,又是他根据我的意愿,毫无保留地当即发给我几个“清泉洗心”的篆刻印章图案,最终由我选中其一加在了封底的中间,使该封面瞬间大增其色。
《心灵的放歌》一书,是赵庆君先生主编的“文海书系”分册之一,在他的亲手操持和精心运作下,设计的别致与典雅、排版的庄重与整洁、印刷的精致与美观等鲜明特色,均在该书彰显无遗。当我这本处女之作久经孕育终于脱颖而出的时候,心中的兴奋与喜悦不禁油然而生,她俨然犹如我亲生的孩子一般,让我爱不释手,百亲不厌!而当这孩子亭亭玉立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得到的亦是异口同声的啧啧夸赞!在欣慰之余,我总也难以忘怀悉心呵护这孩子的赵庆君先生!

(张芳华,山东省菏泽市人,种过地,任过教,当过队干和社干,长期在市(地)、县党政机关工作,曾任地区纪委宣教室主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等职。热爱文学,喜好写作,业余创作的散文、随笔、诗歌、评论等作品,散见于各级各类报刊,作品曾获首届“牡丹文学奖”等奖项。现为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