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10”农场文化名人萧永江(人物传记)
作者:史向前
1959年5月,24岁的萧永江风华正茂,才华出众,被选入农场文工队,成为一名歌唱演员,同时兼顾表演,很快成为文工队的多面手。
风流倜傥的萧永江,在农场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舞台上,他演唱了流行歌曲《一天赛过二十年》:“太阳那个出来红嫣嫣,老百姓那个一心要胜苍天。劈开了那个千山万道岭,挖出那个地下老龙泉。
天旱那个不求呀天降雨,水涝了那个不去求神仙。年年那个岁岁大丰收,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这曲人定胜天,大干快上的歌曲,经萧永江音色清脆、圆润悦耳的歌喉的演唱,声声入耳,激荡人心,全场沸腾,欢呼叫好,又补唱一首《咱们这位车老板》,在场的转业官兵纷纷鼓掌喝彩。
多年以后,《一天赛过二十年》这首歌,已是萧永江的保留歌曲。时空跨越了六十一年,85岁高龄的他,照样能哼唱出整首《一天赛过二十年》,让人敬佩不已。
1964年,《大海航行靠舵手》风靡一时,已离开文工队的萧永江,在农场一次演唱会上,演唱了《大海航行靠舵手》,高亢的歌声,金嗓子的男高音,倾倒了在场的观众,让人惊叹不已,用惊世骇俗形容也不过分。
在农场文工队的四、五年间,萧永江追求的是艺不惊人誓不罢休。在王一悉心指导下,坚持严格的声部训练,天天淸晨在小二楼阳台上吊嗓子。在音准音阶上和动作表情上,一个一个规范。
在花腔、美声、流行转换,真假音的过渡;在声乐、发声和吸气等演唱技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萧永江演唱时声情并茂,他的高音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成为农场具有专业水平的青年歌手。
萧永江不仅歌唱得好,还具有相当的表演功底,他与魏兰霞连袂演出歌剧《三月三》,获得了成功。
在写作方面,萧永江也有独到之处,采撷一篇,供读者欣赏。
散文《那岁月那女孩那纯情》(节选):
往事如蜜,魂牵梦系。当你走进黑龙江农垦那麦浪叠翠,豆花翻香,一望无垠的黑土地的时候,当年十万转业官兵开赴北大荒,向荒原开战的雄姿依然会在你心中浮现。
是他们把千年的北大荒变成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北大仓。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然而历史不应该忘记,在那军绿泛滥的开拓者中,璀璨的亮丽闪烁飘动—那就是来自祖国各地支援边疆建设的姑娘们。
她们犹如茫茫荒原上的明珠,照亮了天,照亮了地,照亮了拓荒者的心。
有了她们,蚊蠓蔽日的荒原才变得明媚;有了她们,狼豺出没的北国才变得温馨。
开荒,她们是巾帼不让男儿的战士,生活,她们是茫茫人海中的天使。她们是力量的源泉。她们在哪里丢下一汪眉眼儿,哪里就热血奔涌;她们在哪里撒下一串银铃儿,哪里便锹镐奏鸣。

有了她们三夏酷署不热;有了她们“三九”隆冬不冷。
如果说这是突出政治的结果,那么是否应想到“姑娘效应”?不然,王震将军当年为什么发出号召:“小伙子都要回家乡领对象,党团员要带头!” 萧永江1963年离开了农场文工队,分配到电影队,一干三年。
电影队解散,又到粮油加工厂扛了三年麻袋。六年里酸甜苦辣均尝到了,但始终没有放弃歌唱,他仍是职工和家属受欢迎的歌手。是金子总会发光,1969年调入农场小学任教,一直到1995年退休。当年定居大连,开始全新的生活。
2017年2月14日,我专程去萧永江老师家拜访,交谈中了解到,早在二十二年前,萧老师到大连后,开始进入文学创作和表演新时期。他加入了大连市老教授合唱团,再次发挥他的歌唱天赋。上世纪六十年代流行歌曲,82岁的萧老师张口就来,曲不走调,词不中断,让人钦佩和信服。
满屋墙壁上挂着各种证书:“鉴定评估证书”、“获奖证书”、“聘请证书”等。萧老师曾在国家级诗集刊物、大型典籍,发表小说数十篇,诗歌数百首。一块“一代宗师”牌匾格外引人注目。仔细仰视,这是2015年中国诗书画出版社特在中国近百年来涌现出的数万名杰出人员中,进行不懈的梳理,并出版关于他们事迹的图书。
我看到这些,不禁肃然起敬。《一代宗师萧永江》一书的封面是萧永江与夫人谢兰照片,洋溢着深深的爱,绵绵的情。一幅按故宫博物馆藏版尺寸仿制,6.2米长的珍藏版《淸明上河图》,在墙壁上端由北向南展开。宋代开封府繁荣的商景,神情各异的人物,小桥流水动态,款款地扑面而来。
这是萧老师2013年的奖品。它与牌匾证书赠品相映生辉,满屋诗情画意,书香飘溢,尽显“一代宗师”风采。
最近,萧永江老师收到了:中华国礼出版社、政协书画院、2020聚焦两会组委会,《关于授予萧永江同志(全国两会献礼艺术家)荣誉称号并特邀您出版2020聚集两会.名家献礼暨全国两会重点推荐艺术家特刊的通知》 与此同时,萧永江老师被评选为:“为国为民文艺模范奖”获得者,并授予2020全国两会重点推荐“新时代优秀人民文艺家”及“国家文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目前,萧永江老师正在修改《战争与和平100句》—为《聚集2020两会》特约而作文稿。
黑龙江省“八五一零”农场:史向前
于2020年3月9日

【作者简介:
史向前(笔名:石进),男,1950年生,辽宁黑山人,高级政工师,2010年在黑龙江省8510农场退休。
代表作品:散文《8510农场红星大楼》《8510农场十八年》《8510农场地域文化》《8510农场在北大荒创造的第一》小说《红星大楼之恋》《缘在东山脚下》《一路朝北八铺炕》家史叙事《房子的故事》。
曾在《学理论》发表评论,连续四届获黒龙江垦区优秀论文奖。在辽宁《晚晴报》《大连晚报》《大连日报》发表散文数篇,《宜居城市大连》获《大连晚报》征文一等奖。
2021年,被《参考消息》授予荣誉读者称号,《喜得荣誉证书》一文,刊登在《参考消息》(读编互动)栏目上。2022年《阳台上的幸福》刊登《大连日报》,荣获征文佳作奖。
现为大连市沙河口区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聘为《兴凯湖微生活》微信公众号平台签约作家。】

编辑制作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