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初夏的涪陵,虽然是阴天,依旧感到特别的闷热,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涪陵工务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利用参加段全国劳动模范雷玉刚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关工委、团委“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人生成长故事分享会契机,向受“五四”表彰的20多名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青年代表,分享写作人生的故事。
青年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火红的五月,又是一年一度涪陵工务段团委表彰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的时刻。有幸同受表彰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青年参加关工委、团委联手举行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人生成长故事分享会,身感荣幸与自豪!借此机会,我把步入半个多世纪的写作人生故事同大家一起分享。
一、从动乱时期的初中生,到取得函授“经济管理”大专、“法律”本科文凭。
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连24个英文字母也认不完的我,通过参加綦江工务段赶水北站场养路工区夜校文化学习,参加重庆铁路分局文化补习,发奋努力,完成了初中文化补习课,重新获得《初中毕业证书》,考入四川自贡工运干部中等专业学校脱产学习3年,学成归来,一边工作,一边在岗学习,先后取得了四川省委第二党校函授“经济管理”大专、“法律”本科文凭。 二、从线路工到高级政工师。
我从川黔线赶水北站场养路工区线路工,到綦江工务段党委宣传干事、重庆铁路分局文明路风办主任干事、协理,政工员、助理政工师、政工师,再到涪陵工务段秀山、重庆北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涪陵工务段党群办公室主任、高级政工师的40多个春秋里,始终坚持笔耕不辍,为了完成一篇篇现场报道,领导布置的调研论文、经验材料,常常挑灯夜战,完稿后盖上党委鲜章,登着自行车去县城邮局往邮筒里投稿。
三、走向人生巅峰,归结于笔耕不辍的写作人生轨迹。
从七十年代的线路工一路走来的40多年,从线路工成长为涪陵工务段党群办公室主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高级政工师,所取得的成就,归属于半个多世纪始终坚持笔耕不辍的写作人生轨迹,在职的40多年,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了上千篇近100万字新闻、论文、文学作品。退休后更是奋斗不止,2017年加入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2019年担任涪陵工务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以来,再次创作,在各类报刊网站平台发表了上千篇1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目前,正在积极申报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2013年,成都局、《西南铁道报》成立70周年开展“我与路局共成长”征文比赛,我撰写的《我与《西南铁道报共成长》《难忘的岁月》2篇文学征文被《西南铁道报》副刊和《成铁微家园》采用,创作的短篇小说《祖曾四代的铁路情缘》,参加国铁集团文联庆祝建国75周年技能大赛荣获优秀奖。去年以来,我撰写的《重庆最早的标准轨铁路——綦江铁路》《铁路春运的变迁》《英雄火车司机王明儒》分别在《重庆晨报》副刊版整版刊登,数10篇诗歌、散文被《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南山风》等报刊发表,让社会更加了解铁路,理解铁路,赞美铁路对社会的贡献。

青年朋友们:写作人生,是每个人通往成才之路的桥梁与纽带,无论你写的任何作品,哪怕是生产信息图文稿件,还是学习某一项技术的心得体会,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某一段时间的成长感受,或是撰写的诗歌散文,在《涪工映像》等路内外平台发布,都是一种欣慰,一种激励,更是让工班长、车间主任书记、段领导认识作者,提升作者知名度,让你走向成功的点滴积累。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