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浩民
在山西省临猗县,有一个名为程樊的村落,虽以农耕为本,却因教育成就声名远扬。这座始建于元末明初的村庄,以400余户人家孕育出111名教师的佳绩,被誉为远近闻名的“园丁之乡”,书写了乡村教育的动人篇章。
尊师重教早已融入程樊村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年逾八旬的武晋有老师感慨:“程樊村是培育教师的沃土。”在这里,教育世家比比皆是:省级优秀教师潘立朴深耕高中数学教学40余载,其女儿、女婿接力投身基础教育;谢文有、柴华云夫妇携手讲台半生,女儿谢秀苗亦追随父母步伐;武晋才、武晋有兄弟传承三代教育火种;焦秋芳老师退休后,其女儿、侄女受其感召,相继踏上教师之路。这些家庭以教育为纽带,为乡村振兴与人才培养点亮明灯。
从昔日外乡教师主导教学,到如今本村教师人才辈出,程樊村实现了华丽蜕变。老校长武克勤生前曾介绍,近四十年来,村里呈现“三多”现象:教师数量多,超百名教师涵盖各学段,多人担任校长、书记等管理岗位;大学生数量多,全村300余名大学生成为文化强村的重要支撑;军人数量多,除抗日救国英雄谢国玺烈士及4位因公牺牲的战士外,近200名军人退伍后投身家乡建设。“现在的程樊村,堪称临猗县的‘黄埔军校’!”武校长的评价生动展现了村庄的教育实力。在他的带动下,范改样、谢有望等多位教师走上校长岗位,其中女校长范改样退休后仍投身民办教师资格认证工作,彰显教育人的责任担当。
程樊村的教育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完善。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村里投资百万元建成砖混防震结构教学楼,配备多功能教室、电脑室等,获评全县“示范学校”,优秀教师层出不穷。尽管随着教育资源整合,程樊村学校完成历史使命,但村民对教育的热情丝毫不减。目前,村里仍有48名在职教师,他们不仅活跃在本县中小学及幼儿园,更在陕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教育岗位上发光发热。
“好好读书,毕业后当个‘先生’!”在每年的大学生欢送会上,村支书的寄语饱含期待,传递着延续“园丁之乡”荣光的坚定信念。这不仅是对学子们的殷切期望,更激励着新一代教育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精进教学水平,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程樊村以独特的教育传承,在农耕田园间绽放文化光芒,为乡村振兴与人才培育贡献着蓬勃力量。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