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走进网店的老人
鞠远斌
毋庸置疑,国家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广场、公园、公交车上、菜市场里,老年人比比皆是。吃了咩?买了咩?走公园了咩?克旅游了咩?打招呼声此起彼伏。
眼下,街头巷尾开了许多网店,不少老年人进进出出的,成为社会一景。相对投资网店而言,购物网店更加吸引许多老年人聚集。成群结队,积极配合,参与相关活动。
网店显得十分热闹,店员对老年人笑脸迎送,恭敬、温柔地称呼着“阿姨”“阿叔”,热情地分发各种礼品。这些,让老人们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身心暖洋洋。
店员耐心地教着老年人使用手机扫码进群,去到网络平台直播间,听主播讲解各种商品知识,并且领取主播发放的福利券。同时,还可以购买商品和兑换福利品。
主播自然是能说会道、巧舌如簧、油嘴滑舌之人,打亲情牌、欢情牌,甚至打激情牌、悲情牌,一心把老人哄得如醉如痴、忘乎所以、晕头转向、心甘情愿才罢休。
除了恭敬地“阿姨”“阿叔”“亲爱的家人们”这般称呼老年人之外,一些主播还会“妈妈们”“爸爸们”地尊称直播间里的老人们,真是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
不得不承认,网店店员及直播间主播的表现相当出色,给老年人印象极佳,纷纷夸奖他们象雷锋一样,称赞他们比自己的儿女还亲、还孝顺,由衷地送这、送那给他们。
如此情景, 网店、主播看在眼里、喜上眉梢。他们告诉老年人,一定会感恩,会对老人们更加好,要把各种各样的好商品、好福利带来给老人,回报大家的信任。
时值“母亲节”,一些网店摆上西瓜果盘和什锦糖盘,热烈欢迎进店的老年人。一些网店还给女性老年人送玫瑰、送鸡蛋,让老人喜笑颜开,高声点赞。
应该说,网店的所作所为达到了预期效果,成绩十分显著。人们看到,主播在直播间里一呼百应,老年人服服帖帖、万分踊跃地掏钱购买主播推荐的吃的、用的商品。
有了数以万计的老年人鼎力支持,网店的日营业额、利润相当可观。粗略统计,每个直播间有上百家网店,每个网店有一千人左右,总计十几万人。嗯,稳定的利润源。
据悉,某直播间的主播,光是在开播期间给老年人发放的现金红包,总额就达到一百多万元。如果是主播自掏腰包的话,可以称得上大慈善家了。然而,各自有数。
再有,网店发给老年人的福利品,诸如鸡蛋、杯子、鞋子、纸巾、洗衣液、手推车等等,支出很大。作为经营成本,网店必须精打细算地赚回,绝不会做亏本生意的。
根据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老话,送福利者必然寻求回报。再根据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原理,直播间必须赚钱、赚大钱,才会把福利发给老人们。而赚钱的途径,就是卖货。
事实上,老年人作为网店庞大的消费群体,有力地支撑着网店经营发展。老人们在直播间里,看着主播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表现,在人从众的氛围中,慷慨地买买买。
老年人为了感恩网店及主播,每天在线上购买很多商品,且对质量不管不顾。有的说,不好吃就丢掉。有的说,不好用就放着吧。还有的说,不管那么多,反正高兴了。
是的,现在的老年人,走进网店直播间以后,对金钱似乎是越来越看淡了。他们喜欢那个消费氛围,看见主播发放福利券就高兴,听到新的福利品信息就欢呼。
在如今,老年人每天想的就是快乐、开心、愉悦、幸福,以至于对有些人把自己的养老金搞到别的账户去的情况,不在乎,无所谓。想着,只要不是偷、不是抢就行。
网店的蓬勃兴起,也让老年人当上欢乐主角,实现双赢,应该是个好事。当然,凡事皆有利弊。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认真负起责任,搞好管理,让网店经营合法合规。
文/鞠远斌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鞠远斌,66岁,广西柳州国企退休人员,爱好文艺,在媒体发表过作品。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