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华1935》
文/蓝光
我坐地铁4号线含元殿站出来,转过太华南路的梧桐树影,大华1935的老厂房的轮廓便走进视线,墙上爬满了沧桑感,铁艺厂牌"1935"的镂空数字里漏出几点阳光,像历史在眨着眼睛。
我和女儿穿过玻璃幕墙的现代展厅,脚下忽然触到一片百年前的青砖地。粗粝的砖缝里嵌着零星的棉絮,让人想起那些被岁月磨碎的纺线。博物馆中央的老式纺织机沉默如雕塑,铜质铭牌却写着"每月产布三万匹"的往事。触摸冰凉的铸铁飞轮时,恍惚听见无数织梭穿梭的密语,三万匹棉布在战火中铺展开来,裹着伤员的体温,覆着军械的寒光。
走出历史的暗室,阳光正将锯齿形厂房屋顶的投影绣在广场上。改造后的车间成了咖啡馆,钢架穹顶垂下蕨类植物的瀑布,穿工装裤的姑娘在蒸汽管道改造的灯架下研磨咖啡豆,空气里飘着拿铁与机油混合的奇异芬芳。
午后的阳光漫过水塔改造成的观景台,几个少年正踩着滑板掠过彩绘涂鸦墙。砖墙上"安全生产"的旧标语旁,新鲜喷绘的动漫人物扬着夸张的笑脸。晚风穿过锯齿形天窗,把某个遥远年代的纺织女工哼唱的小调,吹散在吉他手即兴的布鲁斯旋律里。
老仓库里飘出红酒的醇香。坐在钢制悬挑露台上,看着为红砖建筑镀上的银边。1935年的棉纱与2025年的科技时光在时空经纬里交织,仿佛一切就在刹那间徘徊,远处游乐场的旋转木马亮起灯带,像缀在岁月长袍上的珍珠纽扣,轻轻转动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光影。
个人简介:常广智,笔名蓝光,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哲学、音乐,代表作品包括《无言的时候》、《点梅》、《百合花的约定》、《雪花》、《红玫瑰》、《音乐海》、《一抹馨香红》、《雪爱梅》、《读你》、《太阳花》、《我有一个冬天的名字》、《泱泱大国》、《祝福祖国祝福党》和《长发姑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