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1935史上春秋
文/权辉
周末送小女去看漫展。漫展位于太华南路251号,西邻北大明宫遗址公园,距西安城墙600米。对大华1935这个站名有点懵懂。阳光温润,清风徐徐,无聊的等待中漫步于漫展隔侧的一条颇有时尚风情的商业街区。
初始以为只是一条融合了酒吧、茶座、餐饮与运动的休闲街。在幽静的小道上徐徐向前,两边的树木浓密,商业略显凋零,阳光透过梧桐的枝叶层层叠叠,光线闪烁斑驳在有些时光痕迹的老厂房上,卓越的历史韵味及时尚气息,吸引着我的脚步向前,向前,再向前。
岁月无言,时光掠影。在小街东侧尽头的左手方向,大华1935博物馆赫然眼前,捌进去,一架有年月的纺织机在无声的诉说着大华纱厂厚重的历史和闪耀在时光里的生活轨迹。大华纱厂兴建与抗战时期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兴衰与文化遗产转移的缩影,其历史的核心在于从战时军需支柱到工业振兴的“涅槃重生“。大华纱厂承载着国家的史命与民族的命运,由中国纱厂大王石凤翔先生创办,3万匹布料在战火硝烟中支援前线,在抗战时期做出了卓越的军需贡献。其女石静宜与蒋纬国的爱情也让人荡气回肠。大华纱厂创建于1935至1949年的公私合营,大华纱厂从兴建到转型,是西安工业文明与现代文化的厚重历史画卷。
从兴建创业“、“新生发展",”嬗变涅槃”,大华纱厂在历史的年轮上浓墨重彩,熠熠生辉着近代工业纺织文化的传承。
从大华1935博物馆缓步出来,影像里的炮火萦绕耳畔,心情湿漉漉的。大华纱厂澎湃着的、波澜壮阔着的大华发展史也是热血涤荡的血泪史。阳光撒在面庞上,心里弥漫着满足感、幸福感!和平真好,和平弥足珍贵!经过战火的洗礼与粹练,才更懂得与珍惜自由与和平的来之不易。大华1935博物馆对面是青砖红瓦沐浴在碧水蓝天下的音乐酒吧,“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的广告牌营造的氛围感十足,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惬意的观云赏水听曲。强烈的对比与反差恍若隔世。
顺着这条光影穿梭的小街回行,仿佛穿过了一个世纪,经过改建的老厂房里,老人在组队踢着花腱、儿童在游乐场里欢乐的玩耍、青少年在蓝球场、羽毛球馆挥汗如雨。我步履轻快的漫步在撒满阳光,空气弥香的初夏里,阳光照耀着大地,飞鸟欢鸣,蝴蝶翩翩,微风舒爽。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光景。什么是幸福?能够自由的行走在宽广厚重、温暖自由的土地上,这就是幸福。
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峥嵘构建大华1935的时光掠影。浮生若梦,光荣与辉煌掩与时空的长廊,历史铭记丰碑!
作者简介:权辉,女,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雁塔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西北建设杂志西安站副站长,陕西丈八文化艺术馆常务副馆长,诗歌沙龙永久会员,中华孝道文化传播大使。2023年荣获文曲星华文传播奖;荣登文化先锋人民艺术家改革开放45周年珍藏邮册。爱好文学,旅游,美食。主要作品《我爱你中国》 《锦绣中华》《喀喇昆仑》《健康中国》《站成树的姿态》《百年芳华》 《八一赞歌》 《爱在西安北站》 《重庆漫步》《父爱如山》 《月夜兰州》《大美新疆棉花》《我想有个大院子》《口红》《粉黛子草》 《中国医生》《春天印象》等五百余篇。作品多发表于《文脉中国》《中华精英诗人诗歌日历》《中国作家诗人作品年鉴中华文典》《宝鸡日报》《神州文学》《健康导报》等杂志与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