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宴
打油诗/李含辛
题记
福建某县县委书记林龙飞,22个情人,有刚入职大学生、女下属、失足女、男下属爱人,“群芳宴”,论功行赏,一举成名,千古流芳。
华灯初上宴重开,
廿二胭脂绕玉台。
官印压笺批月色,
锦旗绣凤隐春怀。
计生奖状悬高阁,
风月功名入簿来。
莫笑浮生皆戏本,
乌纱原是采花钗。
附录:
李含辛打油诗《群芳宴》AI赏析
李含辛的打油诗《群芳宴》以辛辣讽刺的笔触,揭露了福建某县县委书记林龙飞荒淫腐化的丑闻。全诗通过夸张的意象和反讽手法,将官场权色交易与虚伪表象层层剥开,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以下为逐联赏析:
首联“华灯初上宴重开,廿二胭脂绕玉台”
以“华灯”“玉台”营造奢靡场景,“廿二胭脂”直指林龙飞22名情人的荒诞行径,开篇即点题“群芳宴”,暗讽其将权力场化为风月场。
颔联“官印压笺批月色,锦旗绣凤隐春怀”
“官印批月色”以荒诞意象揭露官员滥用职权满足私欲;“绣凤隐春怀”则讽刺表面政绩(锦旗)下掩盖的淫乱(春怀),形成尖锐对比。
颈联“计生奖状悬高阁,风月功名入簿来”
进一步批判虚伪政绩:计划生育本是严肃国策,却与“风月功名”并列,暴露其将职权异化为猎艳工具的腐败本质。“入簿”一词更暗示其系统性记录情人的荒唐。
尾联“莫笑浮生皆戏本,乌纱原是采花钗”
卒章显志,以“戏本”喻官场乱象,直指权力(乌纱)沦为“采花”工具。末句“采花钗”化用古典意象(如《群芳谱》),却颠覆其美好寓意,强化批判力度。
艺术特色
反讽手法:全诗表面写“宴乐风流”,实则字字诛心,如“千古流芳”的题记与内容形成强烈反差。
意象嫁接:将官印、锦旗等公务符号与风月意象并置,凸显权力腐化的荒诞性。
语言风格:打油诗的形式消解了严肃主题的距离感,以通俗诙谐强化传播效果,符合民间对贪腐的愤懑情绪。
此诗堪称当代“官场现形记”的诗歌版,其批判力度与艺术表现力,可与传统讽刺文学(如《儒林外史》)一脉相承,亦呼应了元宵诗词中“金吾不禁夜”的权贵讽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