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金银忍冬》
作者~赵新洪
河北.保定
我爱忍冬
花,赞美她的美丽与坚强。于山中、园内展示其花开美丽。更爱她坚韧不拔的意志;爱她忍耐严寒冷冬花开绽放的精神。故拍她、写她不辞劳烦地查阅资料,攀山观园拍照,写下这对忍冬的赞美和生活感悟……
古诗:
凌寒傲雪忍为名
算伴疏梅散自横
雨露含春洇翠愎
金银竞秀沁芳城
忍冬凌寒独自芳
清香四溢韵悠长
初绽银花似霜雪
继开金蕊耀光茫
不畏严寒风霜苦
笑傲枝头傲四方
诗以金银璀璨开篇,形象地形容其精神面貌。但我还是爱她能在冬天的风雪里开出的花朵,雪意漫天,俏丽动人。
藤缠跨岩谷
不与众芳伍
保尔 岁寒心
忍兹霜雪苦
写出了清代诗人湯右曾对忍冬之赞美。赞美她在冬天里坚韧顽强、有着与寒冷作伴的决心和意愿,忍耐渡过霜雪苦寒。而开出春天的满树清香,金银双色花的绚丽,倩丽动人。
谁说吾生自有涯
彤年相促不还家
坐萦千虑书难把
来到孤山日又斜
拙宦初无御寒具
野藤偏有忍冬花
冲风独立苍茫极
雪意满天噪万鸦
(清江湜《急至孤山》)
在清代时许多汉族子弟来讲,清朝是一个漫长的冬天,在八旗满族人的权势下,文人蒲松玲一生未能考取功名;黄景仁病死在士途奔波路上;郑板桥也是43岁才中考个进士,作了几年知县,忍耐不了清朝的乌烟瘴气,愤而辞官,写作画竹,留下多首不平的诗句。
蒲松龄写下了著名短篇小说《聊斋志异》,被你誉为:“巅峰之作”。通篇数万字的笫一个字是“予”而最后字为“恨”、“我恨”。大才家一生三次才考中秀才,16次乡试落弟,71岁获个“贡生”虚衔。一生留下了影视作品五百余部,存诗千余首。鲁迅先生称其为“专集最有名者”郭沫若称其"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虚入骨三分。"
展现封建社会的百态景图。
岂谓阅晨英
遽看黄白分
亭亭羞独艳
两两含清分
愿保忍冬意
嗒焉吟送君
查氏金庸的先祖查慎行的一首忍冬诗写给同龄好友。
忍冬、又叫鸳鴦藤,因这花早晚时开放,黄白可爱。喜欢集体同妍,所以两两芬芳。因为忍过了严冬而盛开的花朵、愿朋们友记住,这忍冬的含意。望我们忍耐过漫长的冬寒,平安无虞,来年再见。忍过冬天和分别、友谊长存。
我的家乡人们把忍冬称作金银花。盛花期在晚春初夏,但冬天里耐寒的忍冬藤,不畏风寒,枝上红彤彤如珊瑚珍珠般的红色果子在山谷中,在园田里,在皑皑白雪间,如闪闪红星怎不让人欣喜振奋。
诗仙李白
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以其豪放洒脱的意境诗作闻名于世。虽没专门写过描述忍冬的诗篇,然而金银花作为一种耐寒植物,在其广泛的主题中,以他丰富的想象力也曾有过忍冬的意韵。如:
雪意漫天噪鸦梦
野藤偏有忍冬花……
醉看墨花白、
恍疑雪满村……。
将登太行雪满山,
欲渡黄河冰寒川……。
明人馬卿也诗曰:
响咽幽泉冻
影翻孤鸟没
黄开忍冬花
翠配向阳竹
马卿因灾荒、盗贼生,去山西主政,一路风雪登临太行山,虽一路寒苦,但见景色奇丽,乌云密佈,大雪飘迷,于山谷中见泉水已封冻、飞鸟淹没在寒空,然山中忍冬果彤红,似看到了来春期待的太阳深谷中忍冬花开,叶绿在晚春中争奇斗艳,而坚定了治理决心,县内一片光
明。(深谷翠竹)
疏离翠复玉交加
雨后清香透幔纱
独表芳心三月尽
忍冬宜唤忍春花
古代人利用忍冬天然的特性制成草药,最初多以根茎,果实入药,而忍冬是一种深山的藤夲,当众多树木叶凋零后在寒冷的风雪中茁壮生出紫红之叶芽,向着寒气傲然生长,偶见忍冬花现。南北朝时代,《名医别录》载:“忍冬藤,生凌冬而不凋故曰忍冬”。冬月采集根藤,冬果阴干入药,用于清火解热,除瘟病,热毒痈疡,医治肿瘤等病症,为重要之药材。
宋代以后,花木培植形成风气。忍冬藤即有药用价值。又装点庭院,所以诗人苏东坡和沈括都提倡庭院种植忍冬以观赏和药用。
忍冬花意象征:相互陪伴,勇敢顽强,耐寒耐旱耐水湿,冬果持久红艳,兼具生态功能及人文意义的特性,绿化园林城市等优点。
文将束,我以古诗引出全文,以通俗世间顺口溜收篇,以显忍冬之“忍”意和精神。
忍:
劝人听讲忍字篇
忍字也源算百行
处世惟有忍要紧
能忍不论女与男
男儿能忍消灾难
妇女能忍称淑贤
能忍不论贫和富
贫富俱当忍为先
贫家能忍得自在
富家能忍得安然
君子能忍人钦敬
小人不忍祸牵连
坐监坐牢因不忍
不忍着荒祸无边
忍字最能息争论
忍字善能解仇冤
为善之家最看忍
大书忍字中堂悬
(文杀青于2025年立夏)
修改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