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社、央视总台最新消息,2025年5月12日,就在中美签署完《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同意下调关税的档口,中国突然宣布:开展打击矿产走私,多部门联合行动,重点保护稀土、 镓、锗、锑、钨等战略资源!
一场看似峰回路转的关税谈判,却在不到24小时后掀开了真正的博弈大幕。当日内瓦的联合声明墨迹未干,中国商务部等七部门迅速启动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重点瞄准镓、锗、锑、钨和中重稀土等 "工业维生素"。这招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特朗普政府精心设计的关税诱饵瞬间失效。
试问中方此举有何深意?为什么要选在这个特殊时刻发布?细心的时事观察者会注意到,表面上看,美国将对华关税从145%降至 10%的承诺,似乎为中美贸易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历史数据揭露了残酷现实:2018 年贸易战前,美国对华平均关税仅 5%-8%,到 2020 年已飙升至 20%,特朗普二次执政后更将基准关税提高到 145%。这种过山车式的关税调整,本质上是美国试图通过 "关税武器" 重构全球产业链的战略试探。
依业余国际时事爱好者志清之见,大国交锋,谈判桌上的 "诚意" 背后,往往藏着更深远的算计。据前不久美国CNN等媒体披露,特朗普政府曾计划以关税减半为筹码,换取中国放宽镓、锗、钨、锑、钐、钆、铽等中重稀土的出口限制。这些元素正是当今世界大国高科技、新质生产力命之所系的核心材料。但中国在《联合声明》中对此只字不提,反而在协议签署当天,通过出口管制和走私打击双管齐下,将战略资源的 "阀门" 拧得更紧。
可见,这场美中两个大国角力,上来就是硬碰硬,核心中的核心,直指那些被称作“工业维生素”的稀土。你可能对这稀有元素名字不熟,但离了它,现代高科技、新质生产力产业就得瘫痪一半。例如,F-35战斗机,每一架肚子里都装着417公斤稀土,发动机、雷达全靠它。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一艘就得吞下9200磅,连美国五角大楼自己都说,这玩意儿断供,西太平洋舰队就得趴窝。就连马路上跑的特斯拉,Model3电机里的稀土,七成以上都刻着“中国制造”的烙印。这稀土战略价值,还需要多说吗?
在这方面,眼下中国手里攥着的牌,简直让对手眼馋。全球稀土储量,中国占了近四成,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关键的是,全球稀土精炼产能,近九成在中国手里,核心的分离萃取技术专利,中国更是拿捏了六成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就算美国自家后院(比如加州)有矿,也只能干瞪眼,因为他们本土几乎没有像样的精炼厂,只能乖乖把原矿拉到中国加工,再花大价钱买回去。特朗普都急得跳脚,管这叫“美国最危险的依赖”。
显然,谁掐住了谁的喉咙?面对美国的这份焦虑,还有之前美国频频放出“关税减半换稀土放宽”的试探,中国这边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最新的联合声明里更是提都没提。反倒是国家出口管制部门,早在5月9号就布下了天罗地网,就在关税协议签订的5月12号当天,中方即高调宣布:严打镓、锗、锑、钨还有好几种中重稀土的走私!这可不是临时起意,背后是早就设计好的“三重保险杠”。
第一道防线是出口许可制,要求企业证明稀土用途非军事化,直接堵死美国以“民用”名义获取资源的漏洞。
第二道防线是技术封锁,中国将稀土提纯技术列入“不可交易清单”,美国即便拿到矿石也无法加工,如同“守着粮仓却吃不到饭”。
第三道防线是跨境围堵,针对走私链条重拳出击。2025年1-4月,中国查获的战略矿产走私案激增300%,涉案金额超80亿元,此次专项行动更是将矛头直指美国试图通过第三国转口的灰色渠道。
由此,笔者志清认为,如今中国将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列为禁止出口项目,即便美国通过美乌或美俄矿产协仪获得稀土矿石,也无法突破稀土冶炼、萃取分离、提纯等技术瓶颈。同时针对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动,中国启动了史上最严打击行动。2025 年前四个月,全国查获战略矿产走私案值超 80 亿元,同比激增 300%。海关部门重点打击伪报瞒报、夹藏运输和 "第三国转口" 等新型走私手法,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和跨区域协作,构建起全天候防控网络。这种 "陆海空" 立体打击,让非法出口通道几近瘫痪。
笔者志清认同,眼下美中这场稀土博弈的影响远超双边关系。正如彭博社指出,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可能导致欧洲海上风电项目供应链断裂,因为其涡轮机核心部件依赖中国稀土磁体而美国试图联合盟友构建的 "稀土联盟",短期内难以突破中国在技术和产能上的双重优势。正如《纽约时报》所言:"中国用稀土卡住了美国的脖子,而美国连止血带都找不到。"
因此,当美国还在纠结关税百分点时,中国已在产业链上游布下重重防线。日内瓦的联合声明或许能带来短暂平静,但真正决定未来格局的,是那些深藏地下的稀土元素,以及掌控它们的智慧与决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为此特赋《 惜春令》为评为观。
稀士资源超掘金。
维生素、系命玄深。
冶炼锑钨镓锗难,
毫纳牵民心。
卫国严安禁。
细查控、风险明斟。
手握尖端龙运兴,
天下沐甘霖。
一一2025年5月14日上午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韵新吟》执行主编、2025年《古韵新声》执行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上海新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