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云叹月下人
沿淮/安徽
暮色渐浓时,最后一缕日光将天边的云烧得通红,似是饮尽人间离别的酒。待夜色漫过天际,流云褪去绚丽的霓裳,化作青灰的薄纱,悄然悬于苍穹。银月自云层裂隙中探出身来,清辉如霜,倾泻而下,为大地披上一层冷寂的纱衣。此时,连流动的云也放缓了脚步,凝望着月下那些踽踽独行的身影,在无声中发出悠长的叹息。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笔下的追忆,恰似云对人间故事的凝视。云自太古而来,见过金戈铁马踏碎月光,见过红袖倚栏泪洒星河,却始终无法参透人心深处的悲欢。此刻,它悬在夜空中,看着月光下形单影只的旅人,看着倚窗望月的思妇,看着举杯邀月的失意者,那些或长或短的身影被月光拉长,投在斑驳的地面,恍若一幅幅流动的水墨,诉说着无尽的心事。
月光澄澈如水,静静地流淌在街巷、荒原与湖畔。云缓缓飘过,像一位沉默的老者,用无形的目光抚摸着月下的人。有人负手而立,望着明月出神,眉间凝结着化不开的愁绪,云便轻轻拢住月光,想要为他遮挡几分寒意;有人独坐台阶,泪水在月光下闪烁,云便化作温柔的絮语,试图安慰那颗破碎的心。然而,云的叹息无人听见,它的关切无人知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间悲欢在月光下轮番上演。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天问,亦是云的困惑。它见证过无数个这样的月夜,见证过多少人在月光下许下心愿,又见证过多少誓言被时光碾碎。云看着那些追逐梦想的人在月下奋力奔跑,看着他们跌倒又爬起;看着那些相爱的人在月下相拥,又在黎明时分离。它想要为人间的苦难落泪,却只能化作丝丝缕缕的雨,在无声中滴落。
夜风拂过,云在月光中缓缓流转,它的身影时而舒展,时而蜷缩,似是在为月下人的命运叹息。远处的山峦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云便飘过去,将山峦笼罩在怀中,仿佛这样就能庇护山下那些疲惫的灵魂。它飘过灯火通明的城市,看着高楼里孤独的身影;飘过寂静的乡村,看着窗内等待的目光。每一个月光下的人,都在书写着自己的故事,而云,成了这些故事最忠实却又最无奈的见证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笔下的明月,让相隔千里的人共享同一轮月色,却也让思念更添几分苦涩。云在月光下徘徊,多想化作一座桥,连接起那些分离的心;多想化作一阵风,捎去那些未说出口的话语。可它终究只是一片云,只能在月光下轻轻摇曳,用无声的叹息,为人间的聚散离合,添上一抹诗意而又忧伤的注脚。
夜色渐深,云仍在月光中飘荡,它的叹息融入夜风,融入月光,融入这无边的夜色。而月下的人,依旧在各自的故事里前行,或许永远不会知道,在那片寂静的夜空之上,有一片云曾为他们驻足,曾为他们叹息,曾为他们见证过这世间最温柔也最苍凉的月光。
文/沿淮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号:沿淮。实名周士水,凤台人 ,中共党员,曾是淮南日报通讯员,为县.市.电台.日报用稿2000多篇,如安徽日报头版《一杯清茶送乡长》《一丝不苟的好会计》加编者按。在《安徽科技报》,《安徽法治报》,《安徽农村报》,曾在淮南日报:农村十年征文大赛中《王劲三的报告》“荣获三等奖“。是诗词世界签约诗人;淮南市硖石诗词协会会员;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协会会员;个人集:曲一本《一曲长歌恨》,词一本《一词荷花淚》;诗集《曾经的那一朵玫瑰》。《岁月里的故事》,《八公山散记》,第八本《让时光留住记忆》即将出版。载入淮南市凤台县毛集特区(毛集)志。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