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连载(六)
作者:张坚
在土洞村文化艺术节的祝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父老乡亲们:
大家中午好!在这个初夏的农历四月初十的黄金吉日,我们土洞村举办传统的文化艺术节,这个文化艺术节办的有新意,办的很活跃,办的很热闹。我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们土洞村得益于嵕山唐昭陵瑞气之养,灵泉泔水之润,所以,人杰地灵,村风纯正,粮丰物足,才俊辈出。为了兴文重教,促农活商,振兴土洞,先祖们在大清时期,择农历四月初十这个黄金吉日立“古会”。因为这天又在农时“小满”前后,小麦发黄,即将迎战“三夏”大忙,所以也称“麦黄节”。这个“古会”办得适时、适宜,历史悠久,深得人心。所以越办规模越大,越办内容越丰富。每逢会之日,人如海潮,熙熙攘攘。文化活动繁多,敬神求卜成群,集市买卖红火,忙农家具、牲畜交易俱全,整个会场热闹非凡,引人入胜。我记得最深刻的是,解放前后,每逢会时,善男信女蜂拥在北寺的麦王庙里焚香敬神,祈求神灵施以吉祥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抬着麦王爷坐像,敲锣打鼓,鞭炮连天,绕会一週,以显神威。这虽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却是精神上的极大鼓舞。
这个“古会”的活动,打破了我们村的沉闷寂静之气,充满了活跃多彩之风,有效地推动了我们村的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促使村子名声和地位大大提升。呈现出在旧社会设私塾、建学校最早,新社会建完小、建初中,成为重要的教育基地。又被择为国统时的七保保公所、新中国建立后留林乡乡政府的所在地,成为西张堡镇北部的文化、政治、经济活动中心。
“文化”是开元治世之源,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所谓“文化”,涵义很广,它包括教育、科学、艺术、宗教、礼仪以及伦理道德、风土习俗、行为规范等等。土洞人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所以,在这个古会活动中,与时俱进,不断移风易俗,输入新的文化元素,使其越办越新,越办越好。到20世纪初期以来,又把“古会”改称为“文化艺术节”。这一改突出了“文化”这个主题,节节都有新内容,会会都有正能量,把“文化艺术节”办成了激人奋进,村之日新的加油站、新动力。
本届活动冠名为第二届“好家风”文化艺术节,宣扬了中华民族的“孝道”精神,倡导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促使着“家风”、“村风”的更加纯正、更加美好。在这个节会上,村党支部、村委会给85岁以上的老人们敬送有实用价值的贵重礼物——折叠拐杖、老寿星围巾。这是村“两委会”对老年人的敬重,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爱戴,也是大兴“尊老爱幼”好家风的举措。“忆往昔,在那时老人们受苦累累;看今朝,新时代老人们幸福多多”。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万分激动而感慨。在这里,我代表老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要关心村事,为办好村事,奉献余力。同时。希望全村干部和村民齐心奋力,把土洞村尽快建成文明和谐、富裕美丽、幸福共享,不断前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希望与会的儿女们,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尊敬老人,孝顺老人,爱护幼小,培养幼小。此风并要不断发扬光大。
最后,我祝愿与会大众,心情愉快,满满而归;预祝本届“好家风”文化艺术节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024年农历四月初十
作者简介:
张 坚,礼泉县西张堡镇土洞村人,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5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退休。先后在乡政府、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革委会生产组、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区划办、农村改革试验办等部门及建陵公社任职工作。当选过县党代表、人大代表、第五届县委候补委员。在岗期间,贯以清正勤奋,忠党敬业,求真务实,不鹜虚声。退休后,本色不改,勤劳不息,建园务果,看书习文,所著《心路历程》《乡土情》两本书被连载发表在全国《都市头条》网络平台,可百度查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