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与永州
高增荣
从三亚出发时,我计划到湖南永州歇脚,拜谒柳宗元在永州居住的地方。这不单是柳宗元乃唐宋八大家之一,更是他写的散文名篇《捕蛇者说》,寓言小品《黔之驴》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十三年前,我在读高中时,语文课本里就有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和《黔之驴》,我至今还能背出《捕蛇者说》几句来:“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柳宗元在文章结尾写道:"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在这篇文章中,批判了苛政,揭露了赋税之毒甚于毒蛇之毒,为底层百姓的疾苦呼吁,以期望朝廷派下来考察民风的人能看到,向上反映。他心系百姓,此文可与诗圣杜甫的《三吏三别》齐名,是现实主义名篇,流芳千古。
柳宗元在永州写的五言绝句《江雪》,其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都达到至高境界,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好的五言绝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加上题目,仅区区22字,却表现了一幅广阔无垠,酷寒冷寂的画面,以及作者被贬谪蛮荒之地,"千万孤独",孤傲独立、卓尔不群的思想境界,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无人能比及的。这应该是由柳宗元作为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思想家的渊博、深邃决定的。在诗词创作上,他的成就虽不及他的好友刘禹锡和白居易,但他的诗少而精,他的散文和思想是超群的,因此,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一生命途多舛,非常坎坷。 公元805年"永贞革新"失败后,他先被贬为邵州刺史,但赴任途中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从六品下),属闲职无实权。
柳宗元在永州生活长达10年(805-815年),期间创作了《捕蛇者说》《江雪》《永州八记》《三戒》,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等名篇,与当地农民密切互动,深刻反映民生疾苦。
公元815年,柳宗元被短暂召回长安后,因守旧派阻挠,改贬为柳州刺史(正四品下),虽官阶提升但仍属边远贬谪。他在柳州4年(815-819年)废除债务奴隶制、建文庙办学堂、破除迷信推广医学、发展经济注重民生,推广凿井、清洁饮用水、移风易俗等善政,深得百姓爱戴。怎奈天妒英才,英年病逝于柳州,享年47岁。他被贬至永州和柳州,期间创作了大量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代表人物,散文、诗歌、山水游记和寓言创作成就显著。他与韩愈齐名,并称为“韩柳”,一生留下了600多篇诗文作品。
3月20日早晨8点半,我和凤君从广西玉林市麓岚酒店出发,出城后上G80广昆高速,30公里后,驶入呼北高速,向湖南北行。
580公里路程,行车六个小时,于下午2点40到达永州市。马不停蹄,直奔柳子文化街,谒柳子庙,逛零陵古城。如今的永州,已不是柳宗元笔下描写的,或者说我从文本上了解的蛮荒之地。永州柳子街是一条历史文化名街,以柳宗元的贬谪生活和柳子庙而闻名。柳子庙位于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86号,地处潇水西岸、愚溪之滨。柳子庙为砖木结构,三栋进深,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庙门正上方有石刻“柳子庙”三个大字,环以“五龙戏珠”石雕;正门石门框上刻杨翰手书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东西门楣分别有“清莹”、“秀澈”石刻,进门后即为戏台。木柱木楼,歇山顶三檐;台顶有瓷葫芦,泥塑鏊鱼等;台檐柱上端有彩色凤凰,麒麟木刻浮雕;台两侧有“胜地喜临江,万叠云山来缥缈;高情还爱石,一园花竹尽玲珑”对联(杨季峦撰,何绍基书)。过戏台,越戏坪,跨十三级石阶进入中殿。中殿分左右两院,中为俑道,从俑道拾级而上进入后殿。进深均为三间,殿中旧有神龛,中塑柳宗元像,高3米(现存大理石像为1992年重塑)。中殿木柱木壁,后殿木柱砖墙,殿后是碑堂。碑堂两边为东西侧院,西院内竖有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知府刘养仕所撰《重修柳司马祠记》石碑。
柳子庙始建于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永州知府柳拱辰修建柳子厚祠堂。
南宋绍兴十四年(1164年),迁建于愚溪北岸(即今址),更名为柳先生祠堂。
明正德八年重修。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翰林学士、国史编修严嵩出使桂林,还朝途经永州拜谒柳子庙,写下《寻愚溪谒柳子庙》,并将随身所带的象牙朝笏,供奉在柳宗元塑像手中。这是现今柳子庙最为重要的文物遗存。
之后,明嘉靖、万历年间,清顺治、同治、广绪年间,民国十年,重修柳子庙。
新中国于1957年和1964年维修两次。文革期间,柳子庙内各柱木刻楹联、匾额均被焚毁,三殿亦被朝阳中学占为教室。
1982年,湖南省政府拨款对柳子庙进行全面维修。1992年,湖南省政府对柳子庙进行重修。
2003年,湖南省政府对柳庙内各殿及戏台、环柱、过亭、享堂、内外台阶进行全面维修,并将围墙外延加固。
1983年,柳子庙被湖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柳子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柳子庙出来,漫步在柳子文化街的石板路上,只见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目不暇接。此街东临潇水,有霞客渡(因旅行家徐霞客游楚南,曾到过此渡,后人将此渡更名为"霞客渡")和一座用木船搭的浮桥。
柳子街南北为零陵古城。古城建筑规模宏大,但游客稀少,许多店铺关闭,显得颇为冷落萧条。此地统称柳宗元文化旅游区,由古城、潇水、东山组成,是湖南省唯一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为国家四A级旅游区。
永州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水和湘江在零陵区的萍岛(又称白蘋洲)交汇形成湘江主干,这一自然景观使其自古被称为“潇湘”。
永州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非常正宗的湘菜,肉香汤鲜,加之热情周到的服务,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高增荣,中学特级教师,已退休。酷爱读书写作,吟诗作文数百万字,发表逾百万字;出版教育随笔集《会思考的芦苇》一书,主篇《彩虹学校志》,均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多家图书馆收藏。对书法有兴趣,作品曾在《秦商》杂志发表,忝列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退休后热爱旅游,览大好河山,访人文古迹,品多元文化,味生活真谛,抒真实情感,为文务求真善美,利于丰富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