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区红军战士熊崇德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杨金高 姜新星 艾博威报道:
2025年5月13日上午,东乡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待大厅内暖意融融。退伍军人熊地旺双手微微颤抖,将一面绣着“用心用情 爱岗爱民 实事求是 功德长存”金黄色舒体书法的锦旗郑重交到局长王小祥手中。这一刻,他感激感恩,自豪欣慰,奔走45年的心愿终于实现——祖父熊崇德被正式追认为革命烈士。
熊崇德1905年出生于东乡区虎圩乡艾田洲上“三山世家”,是著名“红军书法家”舒同的同窗挚友。1930年,他们苦苦寻找党组织,奔赴百里之外的崇仁县同时参加红军,舒同分配到红四军政治部,熊崇德则被分配至赣东特委机关从事隐蔽战线工作,从此杳无音信。这一别,成为萦绕熊家三代人90余年的心结。
1981年10月,熊地旺参军入伍在福建厦门东海前线时,就暗下决心要为祖父“正名”。退伍后,他四处奔走,查阅史料、寻访专家,几十年如一日,力促事情有突破性进展。2020年,东乡区政府为他家祖屋“三省堂”挂牌“江西传统建筑红军旧居”,舒同之子舒安在了解历史事实后,亲笔题写别具一格的舒体字“红军战士熊崇德旧居”,为这段历史增添了重要佐证。早在20世纪50年代,熊家就曾申请追认烈士。1983年,时任江西省政协常委乐典(舒同、熊崇德的同学)就亲笔致信证明熊崇德的革命经历。20世纪80年代,舒同也曾致信当地政府,帮助熊崇德遗孀饶秋香老人争取到失踪军人家属抚恤金,直至其终老。2015年,东乡区政协委员经过深入调研,在省政协《文史大观》发表专题文章,如实记录相关事实。2024年6月,东乡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专项工作组,局长王小祥亲自部署,安排分管领导万志玲等工作人员系统查阅《舒同传》和东乡区革命斗争史等相关党史资料,比对民政部门失踪军人名录。工作人员先后走访区委党史办、区档案馆、区民政局等相关单位,认真调阅档案资料。万志玲多次与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沟通协调。经过上级和相关部门近一年的细致考证,最终确认熊崇德的革命事迹完全符合烈士评定标准。
“这个案例时间跨度大、史料取证难,但我们始终坚持对历史负责、对英烈负责的原则。能办的事情就坚定不移办好,决不能让英雄和英雄家属流血还流泪。”王小祥如此表示。经过区、市、省逐级审核上报,国家相关部门于今年4月正式将熊崇德载入“中华英烈网”。凝望电脑显示屏上“中华英烈网”祖父熊崇德的大名赫然入目,熊地旺哽咽道:"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同志们,让我爷爷终于可以天堂含笑。爷爷的牺牲值得!我家几代人90多年的心结解开了!”据悉,这是东乡区近10年来首例成功认定的红军时期失踪军人烈士案例,彰显了新时代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担当与温度。
(作者单位:东乡区委宣传部;东乡区纪委区监委;东乡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图1、东乡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小祥(中)等领导接受锦旗与红军烈士后代熊地旺(右三),熊小旺(左三)合影。
图2、东乡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小祥(中)与红军烈士熊崇德的孙子熊地旺(右一)、熊小旺合影。
图3、王小祥与红军烈士后代等人进行座谈,勉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立新功。
图4图5为中华英烈网网页上熊崇德烈士英名。
图6、舒同儿子舒安为熊崇德旧居题字
图7、原东乡县副县长张黄生为红军烈士熊崇德旧居题诗
图8、熊地旺手捧区政府颁发的《红军旧居》牌匾在祖屋“三省堂”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