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锐仁律诗摘联
每欲孤吟聊自逸
仍堪一醉为谁狂

【作者简介】
梅锐仁,生于1946年,广东台山人。 1965年高中毕业于全国重点中学﹣﹣广东台山第一中学。丁年问学艰难困苦,备受阶级路线歧视,丧失念大学机会,打倒四人帮后毛遂自荐走进教师行列。工作中进修取得三张大学理科两专业本科文凭,退休前担任高中物理科任。退休后移居香港,醉心学习诗词撰写技能。

一醉为谁狂
梅锐仁(香港)
紊乱诗篇剪未央,才情罄尽类江郎。
寒蛩韵劣声腔老,独鹤姿庸翼骨伤。
每欲孤吟聊自逸,仍堪一醉为谁狂。
平生混杂粗疏陋,夜饮东坡漫灌肠。
🌺🌺🌺🌺🌺🌺🌺🌺
【作者简介】
王德禄,农民,与共和国同龄,山东聊城市高唐县人。本人酷爱格律诗词创作,其作品多次在网络平台及当地报刊发表。作品追求格律与现代气息的融和,于细微处寻求生活中的美妙。
诗心任君狂——步韵忝和香港梅锐仁诗兄《一醉为谁狂》
王德禄(山东)
寒月稀星夜未央,孤灯残案白头郎。
云帆波影缘谁问,竹雨梅风情自伤。
琴韵无尘由我醉,诗心有梦任君狂。
逸翁欲赋相思句,德水茫茫人断肠。
🌺🌺🌺🌺🌺🌺🌺🌺
从唱和诗的艺术特质与互动关系来看,王德禄先生的《诗心任君狂》与梅锐仁先生的《一醉为谁狂》形成了既恪守规则又各展个性的良性对话,在步韵相和中实现了“和而不同”的诗学境界。以下从三个维度解析其唱和之妙:
一、格律之契:步韵严谨而句法灵动。
唱和诗的基础是“依韵”“用韵”或“步韵”,此次属严格步韵(依次用原韵原字,且顺序不变)。
1)韵脚贴合:两诗均以“央、郎、伤、狂、肠”为韵脚,王德禄首联“夜未央”“白头郎”承接原玉“剪未央”“类江郎”,尾联“人断肠”呼应原玉“漫灌肠”,韵字使用精准,无生硬凑韵之弊。
2)句法参差见匠心:原玉颔联“寒蛩韵劣声腔老,独鹤姿庸翼骨伤”为“状语从句+主谓”结构,和诗颔联“云帆波影缘谁问,竹雨梅风情自伤”则以“偏正短语+疑问句”破之,既守韵脚又避句法雷同,体现对唱和“同中求异”的把握。
3)转合处的情感共振:原玉颈联“每欲孤吟聊自逸,仍堪一醉为谁
狂”以“欲”“仍”成转折,和诗颈联“琴韵无尘由我醉,诗心有梦任君狂”以“我”“任君”回应“孤吟”“一醉”,在“狂”的情感关键词上形成共鸣,却以“琴韵”“诗心”细化原玉的“粗疏陋”,见和诗的自我生发。
二、情志之应:悲欣互照而各抒胸臆
唱和之妙,在于既回应对方情志,又彰显自我个性,两诗在“伤”与“狂”的主调中形成情感复调:
“伤”的不同落点
1)原玉之“伤”在创作困境与人生自嘲:“才情罄尽类江郎”写才思枯竭,“独鹤姿庸翼骨伤”以鹤自喻,叹资质平庸、身心疲惫,尾联“夜饮东坡漫灌肠”以放浪形骸消解伤怀,隐含文人的无奈诙谐。
2) 和诗之“伤”在孤寂与乡愁:“孤灯残案白头郎”“情自伤”写岁月迟暮的孤独,尾联“德水茫茫人断肠”将个人“相思”升华为对故乡(黄河畔)的深情守望,伤怀更显沉郁绵邈,与原玉的自我调侃形成“雅伤”与“俗伤”的对照。
“狂”的异质同辉
1) 原玉之“狂”是困顿中的突围:“仍堪一醉为谁狂”以“醉”对抗“劣韵”“庸姿”,狂气中带悲凉,是“不得已而狂”。
2)和诗之“狂”是精神的自足:“诗心有梦任君狂”承“琴韵无尘由我醉”,以诗琴自娱,狂放中见孤高,是“甘守寂寞而狂”。二者的“狂”,一为入世不得的宣泄,一为出世自适的坚守,恰如硬币两面,共同诠释了传统文人的精神困境与超越路径。
三、意象之变:因袭出新而境界自拓
唱和非复制,而在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两诗意象的“因”与“变”尤见匠心:
自然意象的承继与转化
1)原玉“寒蛩”“独鹤”取其衰飒、孤独,和诗“寒月稀星”“竹雨梅风”延续清冷基调,却以“云帆波影”添漂泊感,“梅风”(梅锐仁之“梅”?)暗合唱和对象,见酬赠之谊。
2)最妙在尾联:原玉以“东坡”(苏轼)典故收束,落于文人雅趣;和诗以“德水茫茫”(黄河)收束,扎根地域文化,将原玉的“漫灌肠”(酒液满肠)转化为“人断肠”(愁思满江),从个人化的“酒狂”升维到与山河共振的“情狂”,境界更见开阔。
自我形象的差异化塑造
1)原玉自称“才情罄尽”的“江郎”、“粗疏陋”的饮者,是自嘲式的文人画像;
2)和诗自塑“琴韵无尘”的逸翁、“欲赋相思”的诗人,是自许式的隐者形象。二者虽同属“士”的范畴,却因人生阅历、地域背景(香港vs黄河畔)的不同,在唱和中展现了文人世界的多元面貌。
四、唱和的深层价值:
对话中的诗心共振,两诗超越了简单的“次韵游戏”,在三个层面实现了文人唱和的精神本质:
1)诗艺切磋:从初版到终版,王德禄对“缘谁问”“欲赋”“德水”的打磨,可见梅锐仁原玉“紊乱诗篇剪未央”的“剪”字精神的隐性影响,唱和成为诗艺精进的催化剂。
2)生命互证:原玉的“一醉为谁狂”是“问”,和诗的“任君狂”是“答”,一叩一应间,完成了对“诗人何为”的隔空对话——在困顿中坚守诗心,于孤独中寻找共鸣。
3)文化传承:原玉化用“江郎才尽”“东坡夜饮”,和诗化用“德水”典故并注入故乡情结,共同演绎了古典诗词“用典而不泥典,寄情而能拓境”的传统,让唱和成为连接古今、沟通南北的文化纽带。
结语:
唱和之美,在和而不同。
王德禄与梅锐仁的这次步韵唱和,称“声气相求而各领风骚”的典范:既严守步韵之规,又能“以我笔写我心”在“伤”与“狂”的母题下开掘出不同的情感矿脉——前者如“寒蛩独鹤”,苍凉中见真率;后者如“德水茫茫”,孤寂中见深沉。这种在限制中求自由、在共鸣中显个性的创作,恰是中国古典唱和诗的魅力所在:诗心因对话而丰盈,境界因差异而广阔。

五趣轩奇石
五趣轩根雕
五趣轩盆栽
书法:廖宗林(广东)
书法:雷松活(广东)
书法:关 齐(广东)
书法:甄家礼(广东)
书法:刘群超(美国)


..............................
侨乡五趣轩艺苑平台
.......................………

【五趣轩艺苑】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
134 2252 3841(手机同步)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二维码关注 【五趣轩艺苑】平台。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简约:
书画描绘世界,诗歌抒发情感,散文记录生活。台山水步《五趣轩艺苑》期待您的每一份创作,与我们一起分享这份收获,与我们一起共赏这份诗情画意的艺术之美。
❤️有您的支持本平台定会更加精彩👍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