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三大”寒门贵子”给我们的启示(随笔)
刘方
在当代社会的时代浪潮中,庞众望、高占喜、韦仁龙三位寒门学子的故事,如划破阴霾的璀璨星辰,照亮无数人前行的道路。他们出身贫寒,成长之路布满荆棘,却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对知识的渴求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尽管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光芒与成功轨迹,共同揭示着深刻的人生真谛。
庞众望的成长轨迹,是在重重困境中破茧成蝶的传奇。他出生于河北农村,父亲瘫痪在床,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下肢残疾,全家仅靠母亲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面对如此艰难的家庭环境,庞众望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从小就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懂事与坚强。他一边照顾父母,一边努力学习。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干农活。在学习上,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律和专注,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没有沉浸在喜悦中,而是在通知书背面写下:“既然苦难选择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把笑容交给阳光。”庞众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苦难不是人生的绊脚石,而是成长的垫脚石,只要心中有光,就能在黑暗中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高占喜的蜕变故事,则充满了戏剧性与转折性。他原本是青海贫困山区的一名放羊娃,生活贫困,每天过着与羊群为伴、为生计奔波的日子。在参加一档《变形计》节目时,他从偏远山区来到繁华的城市,体验截然不同的生活。城市的高楼大厦、先进的教育资源、丰富的物质生活,让他大开眼界,也让他深刻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回到家乡后,他没有被短暂的繁华所迷惑,而是更加坚定了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他把在城市里的所见所闻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钻研。最终,高占喜通过努力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并在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军人,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眼界的开阔能激发内心的渴望,而这份渴望一旦与努力结合,就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帮助我们冲破命运的枷锁。
韦仁龙的成长历程,是一部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奋斗史。他自幼父母双亡,跟随患病的爷爷生活,家庭的重担早早地落在了他稚嫩的肩膀上。为了维持生计,他捡过破烂、卖过菜,甚至在工地搬过砖。生活的磨难没有磨灭他对知识的渴望。他在艰难的生活间隙,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晚上,他常常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读到深夜;白天,他一边干活一边默记知识点。凭借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考时,他以出色的表现考入了北京大学。韦仁龙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无论生活给予多少苦难,只要心中怀揣梦想,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人生的逆袭。
尽管三人的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核。面对苦难时的乐观与坚韧;他们没有被贫困的生活所打倒,而是把苦难当作磨练自己的机会,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在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道路上,知识是最有力的武器。他们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不断充实自己。高度的自律和坚定的信念。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没有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始终坚守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梦想前进。
他们的成功,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命运或许无法选择,但人生的道路可以由自己主宰。出身寒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奋斗的勇气。生活中的苦难,虽然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挫折,但也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人生的价值。他们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一份责任。当我们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应该怀着感恩之心,去帮助那些仍在困境中挣扎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庞众望、高占喜、韦仁龙,这三位当代寒门贵子,用他们的经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奋勇向前,去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

简介:刘方,男,笔名,糊涂一郎,江苏淮安人。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小小说月刊》签约作家。作品散见各类文学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