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写在母亲节(词林正韵第五部)
文/牟福香
又忆娘亲,萱堂植草,人生孝义谁解。慈母厚德深恩,我虽离家在外。天涯望断,滴滴泪,门前期待。老眼花,远眺南疆,牵挂苦心无改。
回故里,庭堂下拜。娘笑语,心情愉快。千针万线缝衣,夏秋春冬不怠。冰霜雨雪,拂晓风,冷寒何奈。世间难报三春晖,尽是对儿真爱。
诗评
这首《东风第一枝·写在母亲节》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感恩,词意质朴真挚,情感层层递进,于传统词牌中见拳拳孝心。
一、意象营造与情感基调
- 萱堂植草借古典意象“萱草”(代指母亲)切入,奠定思念底色;“天涯望断”“滴滴泪”以空间距离(天涯)与具象泪珠,强化游子怀亲的痛切。
- 老眼花,远眺南疆细节生动:母亲年迈仍执着望向子女归处,“苦心无改”四字道尽岁月不变的牵挂,悲戚中见温情。
二、结构层次与叙事脉络
- 上阕忆亲:从“又忆娘亲”的直接抒情,到母亲“厚德深恩”的概括,再到“门前期待”的场景复现,由抽象至具体,层层铺陈离别的遗憾与母亲的守望。
- 下阕归省:“回故里,庭堂下拜”画面一转,写膝前尽孝的温馨(“娘笑语”),继而以“千针万线”“夏秋春冬”细节,追溯母亲经年累月的辛劳,“冰霜雨雪”的环境烘托,更显母爱坚韧。
三、情感升华与词旨点睛
结句“世间难报三春晖”化用孟郊诗意,直抒胸臆:母爱如春日暖阳,子女报答终难尽意。“尽是对儿真爱”以口语收束,质朴中见深情,将个体的母子情升华为普世的母爱颂歌,既贴合母亲节主题,又具共鸣力量。
四、词牌特质与语言特色
以《东风第一枝》慢词铺陈,长句短句交错(如“老眼花,远眺南疆”的急促与“千针万线缝衣”的舒缓),贴合情感起伏。用“滴滴泪”“冷寒何奈”等白描语言,避开堆砌,直抵人心,恰如母爱本真无华。
全词以“忆—归—叹”为脉络,融古典意象与生活细节于一体,在母亲节的时空节点上,既倾诉个人思念,亦代言天下儿女对母爱的感怀,情真意切,耐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