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松江逸梦:
画中游吟的诗意漫旅
文:刘连成
在熹微的晨光破晓之际,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踱步至松花江畔,开启一场与江水的诗意约会。迫不及待地去寻觅那梦幻般的情境。
初临江畔,晨雾如一层轻柔的薄纱,悠悠地悬浮在江面之上。它像是大自然这位丹青妙手随意挥洒的笔触,为松花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随着太阳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如利箭般穿透雾气,刹那间,奇迹发生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如一座通往仙境的桥梁,横跨在松江之上。那彩虹色彩斑斓,红橙黄绿青蓝紫,每一种颜色都鲜明而生动,仿佛是用世间最纯粹的颜料精心绘制而成。它与歊雾、晨光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眼前的松花江,如一条沉睡初醒的巨龙,身躯广阔无垠,江水悠悠流淌,却静谧无声。那平静的江面,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中的云彩、岸边的树木以及那道如梦似幻的彩虹。微风拂过,江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像是无数颗钻石在水面上跳跃闪烁,美得让人窒息。极目远眺,江水与天际融为一体,水天相接之处,分不清哪是江水,哪是天空,只觉天地之间,一片苍茫,而我,在这浩瀚的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幸运,能够目睹这般壮丽的景色。
登上游船,随着船体缓缓移动,我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江水在船舷边轻轻拍打着,发出悦耳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两岸的景色如电影般一一在眼前掠过,郁郁葱葱的树木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偶尔可见几处古朴的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岸边,它们那历经岁月洗礼的墙壁,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记忆。远处,山峦起伏,连绵不绝,与江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屏障。
我静静地站在船头,任由江风拂面,那清新的空气带着江水的湿润,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此时,心中的一切烦恼都被这江风一扫而空,只留下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陶醉。周围的游客们也都沉醉在这如画的美景之中,有的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想要留住这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有的则静静地凝视着远方,似乎在与大自然进行着一场心灵的对话。而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化身为画中的仙人,悠然自得地领略着这世间少有的美景,心中满是惬意与舒畅。
随着游船的前行,阳光逐渐洒满江面,整个松花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江面上不时有飞鸟掠过,它们欢快地鸣叫着,翅膀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它们时而俯冲入水,捕捉江中的鱼儿;时而又振翅高飞,在空中盘旋翱翔,为这幅静态的画卷增添了无限的灵动之美。我望着这些自由自在的飞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羡慕之情,它们与这松花江相依相伴,每日都能领略到这如画的美景,是何等的幸福。
不知不觉间,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抹绚丽的晚霞。那晚霞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将整个天空染得通红。松花江在晚霞的映照下,也变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美得惊心动魄。此时的我,心中满是感慨,这一天的松花江之旅,仿佛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梦幻之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当游船缓缓靠岸,我怀着满心的眷恋与不舍,告别了松花江。然而,那如诗如画的美景,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作者简介】刘连成,网名苍山一树;退休公务员,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桑榆文学社副社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喜欢文学,多篇文学作品在省市报刊及全国网络平台发布。其主要作品:自传《哈拉巴山一棵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沸腾的黑土地》《四平市农业合作化史》;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吉林·双辽农场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