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世赋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25.5.11日13时36分一14时52分作
下午吉祥!天赐夏光!导能疗法,常练手掌。拳习娴熟,剑磨发光。保己护家,日日安康!手握利术,心中不慌!小恙遂祛,小疾立康。身体宇宙,循通环畅。有时余暇,朋亲占光。信手拈来,妙手留香。人生万事,心中思量。健康为首,生活导航。财富再多,得有人扛。家业再大,先有健康。健康是基,健康是王。不用针药,导能思想。安全绿色,正道苍桑。江河崇清,泉溪喜畅。天雨澄澈,地不喜脏。农药过量,庄稼枯黄。地施重肥,板结土壤。人身若土,天然为良。身体如海,污染鱼亡。道通理明,永记心房。导能救世,初衷思想。事不关己,高悬屋梁。居安思危,才是良方。自然变化,五谷为粮。七情六欲,岂无损伤。
人生百年,道路漫长。下有儿女,上有爹娘。手空无术,夜枕怎香。儿行万里,牵动心肠。父母年迈,谁护在床。小疾有来,手忙脚慌。大病如来,谁能帮忙。费时耗力,钱花如淌。询医问药,医生很忙。西医分科,各不相商。医生主术,护士在房。化验繁琐,点滴为常。西药搭配,伤胃伤肠。饭不能食,饮少无汤。睡无安眠,面容肌黄。空气不清,人乱熙攘。人处此境,高傲皆亡。人在医院,价钱无商。一生积蓄,折腾尽光。平时欢悦,面愁无光。人无远虑,若行山梁。病即悬崖,心恐塌方。缘何劝世,必学良方。家有余粮,灾年不慌。世人难劝,从不思量。一叶障目,不见远方。握钱出水,不愿登堂。
时如流水,浩浩汤汤。身无医术,岁月苍茫。买车买房,忘投健康。健康为本,其它为旁。习医是正,导能是光。习针习药,一生烦忙。导能有道,道术深藏。导能全面,旁及四方。立体智能,高超思想。曲高和寡,任重道长。拯救天下,功德无量!

作者简介:孙述考老师: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在疾病的镜像中照见生命的双重维度 ——品读师父《论疾病的广义论与狭义论》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河南省分会会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世界研究会会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文学杂志社社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红十字会副会长
文/王保江
图/来自网络
2025.5.10日
拜读师父的《论疾病的广义论与狭义论》,仿若推开一扇镶嵌着传统文化榫卯的雕花窗棂,透过因果观念与宗教哲思交织的网格,窥见生活常识编织的斑斓图景。这场关于疾病根源与祛病之道的探索,恰似一柄精巧的钥匙,为我开启了认知生命奥秘的幽深之门。
文章开篇以 “人的命,天注定”“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的古朴箴言,如重锤般敲定生命的客观属性,让读者在深沉底色上,骤然目睹思想的转折之光。当 “个体修行决定生命走向” 的观点如破云朝阳般浮现,那些隐匿于岁月褶皱里的善恶之举,顿时化作丈量人生的标尺。范仲淹于北宋乱世中倾资设立义庄,八百年间范氏家族英才辈出,恰似善德之树结出的累累硕果;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浩然正气,不仅护佑家国,更荫泽林家后代绵延至今。这些跨越时空的例证,如熠熠星辰,照亮善举与福报间隐秘的因果脉络。反观当下,某些人如暗夜独行的鼠辈,妄图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却不知头顶三尺自有明镜高悬,“人在做,天在看” 的古训,终将让所有罪孽在法律的审判下无所遁形,恰如文中 “人不死,债不烂”“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的箴言,道尽善恶终有报的永恒法则。
在广义疾病的论述中,师父将疾病与前世恶业相勾连的观点,如同一束穿透迷雾的探照灯,照亮心灵深处隐秘的角落。生活中那些长期困于抑郁深渊的灵魂,或许正背负着往昔过错的枷锁,在自我谴责的漩涡中苦苦挣扎。若能以忏悔为舟,以改过为桨,穿越内心的惊涛骇浪,或许就能迎来柳暗花明的新生。这让我恍然惊觉,人类的身躯不仅是承载生命的容器,更是寄存灵魂的圣殿,而心灵的 “病灶”,往往比身体的病痛更需要治愈。
当视角切换至狭义疾病的维度,师父对 “心诚则灵” 的阐释,恰似在科学与人文的交汇处架起一座桥梁。《黄帝内经》中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的古老智慧,与现代医学强调的身心同治理念不谋而合。现代社会里,快节奏的生活如同一架轰鸣的机器,将人们卷入熬夜、暴食、高压的漩涡,透支着生命的活力。而那些抗癌成功的勇士,正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与乐观的心态,在与病魔的殊死搏斗中,绽放出人性的璀璨光芒。这让我深刻领悟到,所谓 “心诚”,不仅是对调理治疗的虔诚,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师父的文字恰似一面多棱镜,从精神层面折射出看待疾病的万千视角。这篇文章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理论框架的精妙搭建,更在于它将疾病升华为生命的信使。每一次身体的疼痛,或许都是灵魂发出的呐喊;每一场疾病的侵袭,或许都是命运给予的成长契机。当我们以广义与狭义的双重视角审视疾病,每一次求医问诊都不再是冰冷的治疗流程,而是一场叩问内心、认知自我的朝圣之旅。
疾病如同生命的双面镜,一面映照出肉体的脆弱,一面折射出灵魂的坚韧。它提醒我们,要在遵循科学健康理念的同时,涵养心灵的沃土;要在敬畏生命的无常中,践行善待他人的善举。或许,这便是师父赋予我们最珍贵的生命启示 —— 在疾病的阴影里,我们既能触摸到痛苦的真实,也能拥抱真理的光芒;既能直面死亡的冷峻,也能领悟生活的真谛。唯有如此,方能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走出一条身心康泰的光明大道。
姐妹接力助母康复的亲身经历
文/宁书和
图/来自网络
2025.05.11
母亲患病住院数日后,我从数百里外赶回去照顾。在医院,母亲无非注射抗生素,甚至激素药,而母亲肺部病症似乎没有什么好转,还是咳嗽不断。因为服用药物,又引起母亲胃部、肠道不适,很是影响饮食与起居。看着母亲痛苦不堪的样子,不愿吃饭,唾眠不好,情绪低落。年迈的母亲的面容一天天消瘦下来,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给师父打电话,征求师父的意见,问师父,像我母亲这种情况,适合不适合出院?师父斩钉截铁地说:“完全可以!”于是,我商议母亲,老人说:“我想回家。”我又动员家人说:“母亲想回去!”母亲对家人说:“我想回去,让书和给我调理。”家人们听了母亲的想法,为母亲很快办理了出院。
这次病毒很厉害,住院医疗这些日子,母亲吃不好,缺少营养,而营养是一个人康复的最重要的基础必需。住院期间,又没有休息好,人体免疫处于长时间的低糜状态,而人的免疫力是一个人守护健康的军队。更何况医院期间,因为服西医,伤了脾胃,伤了肠道。注射液本质寒凉,注入人体以后,母亲总感觉寒凉,甚至出现嘴唇发青的症状。说是住院,但经过这些日子的折腾,母亲又是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她的身体状况很让我和家人着急。母亲亲口对我说:“把医院给我开的那一大包西药都给我扔了!”我便按照母亲的想法都给倒入下水道里。
回到家里,母亲仍旧咳嗽不止、咳痰不停。我在师父的指导下,遂运用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帮助母亲调理身体,一方面帮她排除体内因注射药物滞留体内的毒素,一方面帮祛寒祛湿,温肺化痰、平喘止咳。当然这些原理母亲和家人是不懂的,他们不太相信我的调理。母亲因身体寒湿太重,外寒必然导致肺内热毒,而湿气太重,肺液粘稠,寒热交织。加之母亲年岁大,身体恢复慢,除了时不时的咳嗽咳痰外,身体还会出冷汗。师父告诉我,体内的寒湿能排不来,是身体逐渐康复的表现。因此,让我不用担心。尤其是,母亲自从回家调理以后,吃饭也好了,睡觉也好了,饮水也正常了。虽然,咳嗽还时断时续,师父说,老人饮食好,睡眠好,说明在快速康复。至于咳嗽,一方面,在医院期间,长时间咳嗽,引起呼吸道中的气管与支气管炎,还有一个逐渐恢复期。
“五.一”小长假马上要结束了,我几日后又要返程上班,这意味着调理将可能中止。临走时,母亲说:“你这些天给我调理,我都习惯了,很舒服的,你走了可咋办啊?”我听出了母亲的担忧,看到了神经导能疗法给母亲带来的疗效,也感受到了母亲对该疗法的接受与对我的信任。其实,母亲一直以来是信任我的,只是在病情得不到迅速缓解或者咳嗽难抑的时候,也不由会产生焦虑、困惑、担忧,老人心里着急也是难免的。我对母亲也做过解释。我说:“住院期间,打针吃药进入人体,在体内有一段时间的副作用。你现在能吃能喝能睡,这说明快好了。”母亲听了点点头。
姐姐与我一样,孝敬母亲,而且也听从我的嘱托,在我返程离开后,主动担起了调理母亲身体的任务。有时候她调动视觉能力学习和运用她所观察到的我的做法,有时候她通过视频一边接收我的“指导”一遍为母亲用中医神经导能疗法调理。再不懂,她有时候还会请教于我。总之,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上“小白”的她,竟也能“照猫画虎”给母亲每天调理一、两次。母亲电话上说,你姐姐虽然手法不及我,但是调理得也很好,也让她很舒服,她感觉她的病已经好了。我说,姐姐接上我给你做调理一定是有效果的,再巩固几天让病彻底消退掉。
这段时间,为了母亲的健康,我和姐姐哪里都没有去玩,只顾护理她的健康。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习了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以后,对母亲的健康产生了多么大的积极地影响。正是因为我能够担负起为母亲调理好疾病的医术和能力,母亲才能够选择出院,不再在医院这个人满为患的大环境中,吃不好,睡不好。每天又要应付各种检查,每天又要注射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抗生素(病毒)。正是因为母亲对我医术的信任,竟然坚定地说出扔掉那些西药的话。正是因为母亲的理智地选择,让她在家里这个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着女儿们高级地护理,让她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安。让她一次次发自内心地说服我和姐姐给她调理得很舒服的话。
通过这件事,让我更加坚信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的重要性。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才是一门符合人体健康的立体化、生物智能化的大道至简的医术。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尤其是针对年事已高的老人,因为他们的免疫力相对于中青年人比较低,他们的康复的时间要慢得多,不能着急,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利用好中医神经导能疗法这一人体智能的医疗武器,老人一定会在舒舒服服中祛除各种不适症状。如我去年为我母亲迅速调理了肠胃疼痛疾病。还有个感受就是,老人的身体,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如果血液中不断注射抗生素(“病毒”),反而会让她的免疫力下降。一旦启用中医神经导能疗法调理,会大大延缓康复的时间。
总之,为母亲的康复而高兴,为母亲对我的医术的信任和夸奖而高兴,为姐姐的接力,从一个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的“小白”而成为了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的临床实践者而感到高兴!尤其是,在母亲康复期间,感恩师父不辞辛苦地耐心地指导!
这就是神奇的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小白都可以学习并能学会的“非药物疗法”。而这种“非药物疗法”,与我国刚发布的第一部《健康法》所倡导的“鼓励非药物治疗疾病”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希望有心人能来学习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用它来治疗救助更多的疾病患者,给自己多一种关照身体健康的能力和医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