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山水间,意境绘乾坤——评路杰山水画
在当代画坛,山水画家路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绘画造诣脱颖而出,成为备受瞩目的艺术家。他的山水画不仅在绘画技巧上展现出高超水准,更在画面意境与神韵的营造上独树一帜,每一幅作品都堪称令人陶醉的艺术佳作。 路杰于1973年10月出生,自幼深受喜爱书画的叔父熏陶,得叔父真传,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开启了不凡的征程。他勤奋刻苦、虚心好学,对艺术的热爱如痴如醉,惜时如金,甚至车上都带着画版,以便随时捕捉自然美景,将其绘于纸上。这份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贯穿了他的艺术生涯。如今,他身兼数职,担任泰山仪东书画院院长,同时是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签约画家、孔子书画研究院山东画院理事、21世纪名人网签约书画家、香港左龙右虎国际诗书画研究会理事,以及市书协和美协会员及理事。此外,他还开办书画培训班,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书法绘画人才,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深受书画爱好者及收藏界青睐。 路杰的山水画,构图气势恢宏,常常以全景式视角展现山川的壮阔。他笔下的峰峦叠嶂,或连绵起伏,或高耸入云,墨色厚重而富有层次,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在笔墨运用上,他继承传统山水画技法,又融入个人创新理解,勾、皴、擦、点、染运用自如。以“勾”法勾勒出山石轮廓,线条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仿佛赋予山石以生命;用“皴”法表现山石纹理,不同的皴法巧妙结合,使山石质感呼之欲出;“擦”法增加画面的厚重感与粗糙感,使其更加真实可感;“点”法如点睛之笔,点缀松针、苔藓等,让画面充满生机;“染”法则通过墨色与色彩的层层渲染,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与光影效果,墨色的焦、浓、重、淡、清变化自然,使画面既有鲜明对比,又过渡细腻。 在《秋山问道图》中,画面近处,几株苍松挺拔而立,枝干粗壮,松针用细腻的墨点密集点染,彰显松树的繁茂与坚韧;下方溪流潺潺,溪水用留白与淡墨晕染相结合的方式表现,似能听见水流的潺潺声。远处山峦连绵,峰岭以浓墨勾勒轮廓,用斧劈皴表现山石的险峻与坚实,再以淡墨层层渲染,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感。山间云雾缭绕,以留白与淡墨轻染表现,似有若无,增添了画面的空灵与神秘。整幅作品笔墨酣畅淋漓,将秋山的雄浑、静谧与深邃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秋山之中,可感秋之韵味,可闻山之风声,可寻心灵的宁静。 路杰山水画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精湛的笔墨技巧,更在于他对意境和神韵的深刻把握。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其画面或宁静祥和,或雄浑壮阔,或空灵悠远,每一种意境都能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让人沉浸于他所营造的艺术世界。在《山居图》里,青山环抱之中,几间屋舍错落有致,屋前有小径蜿蜒,通向山林深处。画面色彩清新淡雅,以绿色为主调,墨色与色彩相互交融,描绘出宁静祥和的山居生活。观者欣赏此画,仿佛能感受到山间清新的空气,体会到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感受到画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人品与画品往往相互映照,路杰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攀登的同时,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与高尚的品德。他虚心求教,不断学习,与同行交流切磋,从他人身上汲取艺术养分。他开办书画培训班,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绘画技巧与艺术心得传授给学生,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为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他的这种品德,也融入到作品中,使其画作不仅具有艺术之美,更具有人文之善。
在当代山水画坛,路杰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创作风格,为山水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的作品既有传统山水画的深厚底蕴,又有符合当代审美的创新表达,在继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他用画笔诠释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为观者呈现出一个个充满诗意与韵味的山水世界。相信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路杰将继续秉持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在山水画领域留下更为璀璨的篇章 。 赞画家路杰
自幼濡毫承叔艺,笔耕不辍绘流年。
车行千里收奇景,墨染千峰化巨篇。
重彩轻皴彰气势,虚云实岭赋精玄。
德馨艺湛培桃李,妙笔丹青耀砚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