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节,爱的回响
文|车向斌
窗外阳台上的萱草花开了,淡金色的花瓣裹着晨露,在五月的风里摇曳成细碎的波纹。
母亲节的清晨,妻子给我的书桌上泡了一杯茶,绿茶蒸腾着白雾,突然勾勒出母亲侧影的轮廓——她总在晨光未醒时,给我泡一杯绿茶。母亲知道我体内火大,大便干燥困难,有这一杯绿茶,我起床后就一切顺畅。
儿时的雷雨夜,因为怕打雷,母亲会用一条枣红色的毛毯将我裹成蚕蛹状。我露出的脑袋在煤油灯昏暗的光照下,也能见她漂亮的脸庞和乌黑的秀发。她用细密的针脚在我穿破的裤裆处织出经纬,线头咬住布料的裂口,如同她絮絮的叮咛:要当棵根扎进岩缝里的树,才能扛得住山风。四十多年后,当我的女儿披着老婆缝制的喜服走过红毯,嫁衣在阳光下游动,我才惊觉那些藏在线脚里的牵念,原是比凤冠霞帔更贵重的祝福。
去年整理老家的旧衣箱,记事簿里歪斜的铅笔字洇出裂痕,“七五年腊月,卖谷两担换孩子们过年衣服”“七六年霜降,三儿与邻居孩子打架,镰刀弄烂了脚,背三儿求医”。我的眼睛湿润了,字迹在泛黄的纸页上晕开。母亲总说“肉腥气重”,她吃不得,“新袄子烧身”,她不喜欢穿,却把自己熬成陈年酒曲,让我们在风雪天也能舀到一勺温热的糊涂面。
2025年的母亲节,我带孙女栽萱草。她将花苗埋进泥土时,五十年前的画面突然复活——母亲握着我沾满泥巴的手在菜地点豆,掌纹与指纹在春泥里长出根须。孙女忽然仰头,鼻尖沾着泥星儿问:“我姥姥种的花为什么带着故事的香?”我指指她心口位置:“每片花瓣都收着一篓子光阴。”斜阳把我和孙女的影子拉成细长的萱草叶,而那些被母爱腌渍过的时光,在岁月的陶罐里愈发醇厚。
暮色降临时,我在几百里之外的他乡,用手机在监控视频里看到,八旬的父亲在堂屋正擦拭母亲的遗像。我清楚地看到,相框里的笑容,依然那么善良,那么安详。父亲干活累了,这会儿他坐在堂屋看起电视,穿堂风掀起那件枣红色毛毯,轻轻覆在父亲蜷缩的膝盖上,如同母亲当年为我们拉被角的手。
萱草的香味渗进绿茶的雾,在五月空气里织出细密的网。原来母亲早已化作春韭上的晨露、冬至檐角的冰凌,化作我们骨髓里拔节生长的韧劲。此刻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每扇窗户都映着母亲穿针引线的剪影,那些细密绵长的爱,正在时光长河中漾起永不褪色的涟漪。
2025年5月12日
车向斌,男,汉族,1967年生,大专学历,陕西省潼关县人。1992年结业于鲁迅文学院。当过报刊记者、编辑、部门主任等职,现供职于陕西某报社。1993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各类作品200万字。主要文学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张的爱情》《缝穷的女人与她的官儿子》《毫州人“出口”那些事》《当面被人欺骗的感觉》《郭二牛的爱情小差》《爱神的裁决》《憋君看病》《秋日沉思》《过继》《亳州人“出口”那些事》《二球》等,中篇小说:《卤肉西施》《优秀的“坑儿”》《为您添彩》《潼关烧饼进大城》。长篇小说《欲望之博》。现为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理事。
(编辑:武双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