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颐和园之七
(接昨天)这里,我们根据相关资料和相关人员的介绍,再来具体说一说听鹂馆、五方阁、文昌阁、谐趣园和苏州街等等。
我们首先说一说听鹂馆,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所建,内有两层的戏台,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听鹂馆”。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宴饮。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又进行了改建。
如前所述,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
我们再来说一下文昌阁,文昌院位于东侧,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文昌阁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建于清乾隆十五年,也就是1750年的时侯,现存城楼为光绪时的1875-1908年重建。城头四隅角廊平面呈"人"字形,中间为三层楼阁。
叙述到这里,我们再说一说谐趣园。
关于谐趣园,是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的地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也就是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13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
关于苏州街,我们不能不借助一些相关资料来阐述。苏州街又称“买卖街”。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后来在1986年又进′了重建(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