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饕天地三则》之一
吃在广东,吃在湛江(下)
文/龚如仲 (Ralph美国)
除点心外,早茶还提供诸如凤爪、牛肚、虾饺、鱼丸、豉汁排骨、萝卜猪红、干炒牛河、白灼菜心等颇具广东特色的小吃。诚然,点心和小吃固然重要,但各种各样的粥也是广东早茶的重头戏。与外地、外省早餐时以清淡白粥为主的格局相比,广东人更喜好有味粥,且花色繁多。
只要简单翻翻菜谱,您就会发现,广东早茶的粥类,除了最普通的白粥和菜粥外,尚有皮蛋瘦肉粥、花蟹干贝粥、龙虾鲍鱼粥、黄鳝肉片粥、生滚田鸡粥、姜丝鱼片粥、花生滑鸡粥、葱香柴鱼粥和白果腐竹粥等等。
如果您问我:“广东人为何对粥情有独钟?”我想:追根溯源,这恐怕与当初从外地迁徙到广东的先民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况有关吧。久远之时,广东尚未开发。这个区域地广人稀,气候湿热,生活艰辛,物资匮乏。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累了一整天后感到煲粥简便,且容易下咽,营养也够。所以,靠海的用海鲜,靠山的用山珍,平原的用家禽、肉类,再加上粮食、蔬果和少许油盐酱醋。想不到煮出来的粥,其味道非常鲜美。于是便慢慢地发展到了如今的粥文化。
酒楼、茶室、大排档的早茶常客无非有这么几种人:其一,酒店的住客;其二,公司的主管或生意上的伙伴;其三,退休后的老板或是公务员;其四,打工妹、打工仔;其五,普通老百姓。
无论是腰缠万贯的私企大老板,还是威风八面的国企掌舵人;也不管是退职离休、余威犹存的“老前辈”,还是依然在位、权势熏天的大高干,也不问尽是些个叽叽喳喳的打工妹,还是些个悄悄商谈的生意人,大伙儿济济一堂,在热闹非凡、摩肩擦踵的大堂里,自自在在地饮茶,快快乐乐地喧哗。
不要小看有些个不起眼的餐厅、茶室、大排档,说不定若干重大的政府决策就是在这里诞生,很可能许多可观的大宗买卖就在此处达成。
更让普通人开心的是,寻常的打工妹、打工仔,或是月月都得精打细算的升斗小民,只要一人花上不多的几个钱,就可以大大方方、堂而皇之地来到这丰俭由人的茶楼里,与“贵人们”平起平坐,喝茶,聊天,吃点心。只要您乐意,您当然可以在此一坐就是大半天。
我真羡慕那些个天天饮早茶的湛江人!
然而,我有时在某些湛江的餐厅、茶楼里,还发现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食客们除了饮茶、吃东西外,尚可免费品尝酒店专为吸烟者提供的水烟。
在几个餐桌之间,您会看见那儿有一个被湛江人称其为“大辘竹水烟筒”的奇特竹制水烟筒。烟筒长约二尺许,直径约两厘米,通体碧绿。为方便顾客,酒店通常会事先在水烟筒里装好当地烟丝。饮茶的客人只要拿起水烟筒,点燃后即可慢慢地享用。吸完烟后,把烟筒慢慢地放回原处,吸烟者的脸上往往会露出幸福的笑容。紧接着,另一个食客拿起烟筒,看一看,判断一下是否要给烟筒加点水。待一切无碍后,他会如同前者,慢慢地吸着烟,沉浸在神仙般的快乐中……
对于食客们在餐厅里吸烟,似乎无可厚非,因为湛江的饭店里很少看到禁止吸烟的标志。然而,我反对食客们“共用水烟筒”的做法,因为紧随其后的吸烟者绝不会去檫一下别人刚刚用嘴接触过的部位,而是把自己的嘴直接贴上烟筒、接着吸烟,这实在有点儿不卫生。
广东人,尤其是湛江人除了享受大餐和早茶外,他们的煲汤技艺也是傲视全国、名扬海外的。广东人的汤精美、可口、滋补、淡雅,其煲汤的食材也极为讲究,广东煲汤让人格外喜爱。
广东人的汤也考验着广东姑娘。据说,广东人有个不成文的“定律”:不会煲汤或是煲不了靓汤的姑娘,将来是找不到好婆家的。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