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路
(纪实性长篇小说)

【55】
黄平这两天有点飘飘然。
前几天,他陪广州军区总医院的几个漂亮的女兵又是防疫看病,又是上山采药的,混得挺熟。她们是上级派下来到三线建设各个工地的巡回医疗队
几个女兵嘻嘻哈哈的老逗他,问他想不想当兵,愿不愿意到她们医院去。说她们医院的条件可好了,生活超级棒。
黄平说,当兵当然是想当兵,但是,如果当兵去医院的话那就得考虑考虑了。女兵们说,去医院好哇,医院里漂亮的女护士多,将来找对象好找。

看见这个小男孩满脸通红的窘相,她们笑得更开心了。她们说,再住一、二天就要走了,感谢黄平他们的特别照顾。
黄平嘴里客气着,心里很得意,还胡乱哼哼了两句“乡亲们若有怠慢处,说出来我就去批评他!”
一个女兵吃惊地说:“你还会唱京剧?还会郭建光!”
架不住她们的强烈要求,黄平假意谦虚了一会儿,就给她们唱了一段《智取威虎山》中少剑波的“誓把反对派一扫光”。

这是一段很长的难度也很高的京剧唱腔。
曲未落音,几个女兵就热烈地鼓起掌来。那两个女兵抢着说:“你真的应该去当兵,就到我们宣传队来吧。”
原来。这两个女兵是军区文艺宣传队的演员,是跟医疗队下来体验生活的。

那天黄平回到指挥部,坐在自己的房间傻笑了好半天,仿佛已经穿上了半件军装。
还有半件是今天穿上的。
上午,黄平在指挥部出黑板报。他用广告色写了正文之后,又在特意留出来地方画了一幅插图。他画的是一个正在抡着大铁锤的威武强壮的铁建民兵。
黄平正聚精会神地画着,没提防背后有人说了句“不错。”
黄平被吓了一跳,正想发火,却看见是一个军人。他草绿军装,蓝色军裤,是一个空军。
那个空军说:“画得不错。”
黄平说:“首长过奖。”
空军说:“这些字也是你写的?”
黄平说:“首长您看见了,这里没有第二个人。”
空军“首长”高兴了:“嗯,挺有才华的。怎么样,愿意当空军吗?”
“愿意呀!”黄平的音调一下子提高了一个八度。

空军乐得合不拢嘴,从衣兜里掏出了一个笔记本,拿出钢笔,问了黄平的姓名、年龄、民族和文化程度。又问他的籍贯。
黄平说:“你是问我现在住的地方,还是问我的老家?”
空军说:“籍贯当然是指老家。我看你普通话说得不错。不像是本地人。”
“首长果然是走南闯北的人,判断力就是强,”黄平索性把帽子再给他往高处戴戴。“实不瞒你,我老家是河北沧州。”
“老乡啊!”空军一下子激动起来:“真是老乡。我也河北沧州的!我们那里是武术之乡啊。”说着,他不管黄平的手干不干净,抓住黄平的手就用力握起来。“这样吧,到我们空军来。我们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临走,他再三叮嘱黄平,一定要报名,一定要参加体检。只要身体没有大的问题,一切就都包在他的身上了。
烧好开水,黄平就把热水瓶提到政委的房间,并为他清扫整理房间。他看见政委的军衣和棉军帽都挂在墙上,心想,政委是戴着单军帽出去的,肯定是上工地了。他突然心一动,取下衣服帽子就穿戴上了。
衣服有点大,帽子倒是正合适。他对着镜子美滋滋地照着,就像喝了蜜那么美。还别说,这人穿上了军装,那感觉就是不一样。这镜子里的俊小伙,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军人,一个漂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黄平轻抚着红五星的帽徽和两面红旗一样的领章,心里感慨着,我早该是个兵了,部队真不应该把我这么优秀的青年拒之门外。不过,好歹这一天也快到了。
黄平正美着,忽然,李政委一步跨了进来。

“干哈玩意哪,啊?违反规定着装!”他那口浓重的东北话吓得黄平一哆嗦。
“行了,别臭美了。赶紧收拾收拾,准备走。”
“走?谁走?上哪儿?”黄平一边脱衣服一边问。
“当然是你走。你不是要去当兵吗?去吧,上分指医院体检。现在就去,赶紧地。”政委说。
“哎!”黄平拔腿就走。走到门口又回过头,盯着政委说:“我要是检上了,你真让我去当兵?”

政委往墙上挂着军大衣,慢悠悠地说:“去吧,不去,留在这儿干哈?”他平时说话的习惯是慢吞吞的,但总觉得今天的话有点伤感。
黄平不由自主地退回来两步,也用有点伤感的语气说:“政委,我要是走了,您这儿怎么办,谁来照顾你?”
政委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我好办。你去吧,我这里五千多民兵,还能选不出个通信员来?”
“哎。”黄平低着头走了。想起李政委对他的种种好处,他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