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流年镌刻着母爱光芒
文′赵奇
在岁月的悠悠长河中,母亲宛如一朵坚韧绽放的花朵,以一生的温柔与刚强,书写着平凡却无比伟大的母爱诗篇。
母亲与父亲新婚不久,解放的浪潮汹涌而至,可父亲的地主成份,却如阴霾般沉重地笼罩着这个刚刚组建的小家。在那个特殊年代,周围人的目光里满是歧视与疏离,许多因成份问题而分崩离析的家庭随处可见。每至夜深人静,母亲便辗转难眠,望着身旁熟睡的父亲,她心中思潮翻涌:“难道爱情会因这莫须有的成份而消逝?这个家是我们共同的憧憬与依靠,我绝不能弃他而去。”她紧紧握住父亲的手,似在向命运立下誓言,要用柔弱身躯为这个家筑起坚固壁垒。
大饥荒的岁月,如一场惨绝人寰的噩梦,无情地吞噬着每个家庭的希望。大哥那时不过七八岁,本应在父母呵护下嬉笑玩耍,却被饥饿折磨得气息奄奄。两天未进食的大哥,双眼日渐凹陷,微弱的哭声有气无力,如一把把利刃,狠狠刺痛母亲的心。母亲在生产队劳作时,满心都是大哥饥饿的模样。她机械地挥动着手中农具,心底不停默默祈祷:“老天爷啊,求您让我快些收工,给孩子找点吃的吧。”
收工铃声响起,母亲全然不顾满身的疲惫与酸痛。望着如墨的夜色和倾盆大雨,她毫不犹豫地冲进雨中。狂风呼啸,雨水如注,脚下道路泥泞难行,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与危险。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跋涉,雨水灌进鞋里,湿透的衣衫紧贴身体,可她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救孩子,再苦再难我也不怕。”
终于,母亲在风雨中奔波三十多里路,见到了舅舅。当舅舅递来两斤黄豆饼时,母亲双手颤抖着接过,泪水夺眶而出。她满心感激,嘴唇嗫嚅:“哥啊,这份恩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这是救孩子命的啊!”怀揣黄豆饼,母亲一刻不敢耽搁,又匆匆往家赶。
然而,命运残酷无情。黄豆饼虽救了大哥,二哥却没能逃过厄运。那时父亲被派去修淠史河工程,家中的千斤重担全压在母亲一人柔弱的肩上。看着二哥渐渐没了呼吸,母亲悲痛欲绝,瘫倒在冰冷的地上。内心被痛苦填满的她,喃喃自语:“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孩子?我已拼尽全力,为何还是留不住他……”但望着身边其他几个孩子懵懂的眼神,母亲咬着牙,强忍着泪水站起身,暗暗发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把剩下的孩子好好养大。”
母亲一生孕育十个孩子,这是生命的奇迹,更是苦难的枷锁。在那缺衣少食、疾病横行的艰难岁月里,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倾注了母亲无数心血与泪水。
夜晚,昏黄的灯光下,母亲专注地缝补着孩子们破旧的衣衫。她穿针引线,动作娴熟却又小心翼翼。每一针都饱含着对孩子的深情,破旧处磨损严重,她便找来一块颜色相近的布,仔细地铺上,再用细密均匀的针脚缝牢。她一边缝,一边轻声念叨:“多缝几针,结实些,孩子们就能多穿些日子啦。”
为了让孩子们吃上热乎饭,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家中粮食短缺,她想尽办法变着花样做饭。一把野菜,她仔细洗净、切碎,和着少量面粉,精心做成野菜饼。生火时,浓烟呛得她眼泪直流、咳嗽不止,可她仍不停地往灶膛添柴,心里想着:“孩子们吃了这些,或许能长点力气。”
除了照顾孩子,母亲对家中老人也是关怀备至。太奶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母亲每天都会早早来到太奶奶房间,轻轻搀扶奶奶起床,打来温水,细心地为太奶奶洗漱。她会将饭菜盛好,端到太奶奶面前,耐心地喂太奶奶吃饭,还不时用手帕轻轻擦去太奶奶嘴角的饭粒。晚上,母亲会提前为太奶奶烧暖被窝,让太奶奶睡得暖和。太奶奶生病时,母亲更是日夜守在床边,煎药、喂药,轻轻按摩太奶奶疼痛的身体,轻声安慰:“太奶奶,您安心养病,会好起来的。”
可惜,命运的捉弄从未停止。在艰苦环境下,许多孩子都没能挺过那些艰难日子。如今,仅有四个孩子长大成人。最小的妹妹,也在改革开放前夕,因家境贫寒没钱医治,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母亲守着妹妹渐渐冰冷的身体,心如刀绞:“是妈妈对不起你啊,要是能有足够的钱给你看病,你就不会走……”
母亲一辈子都在为这个家默默奉献,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她的青丝,生活的重担压弯了她的脊梁。但她对我们的爱,从未有过丝毫动摇。她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穿一件新衣。每当看到我们吃得满足、穿得暖和,她的眼中便闪烁着幸福的光芒,内心满是欣慰:“只要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长大,我受再多的苦也值得。”
母亲的爱,如春日暖阳,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如夏夜清风,为我们驱散炎热;如秋夜明月,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如冬日炉火,给予我们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如今,母亲已离开我们多年。在无数个静谧夜晚,我总会在梦里与她重逢。梦中的她,依旧是那慈祥模样,温柔目光一如往昔,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可每当从梦中醒来,面对清冷的房间,那种蚀骨的孤单与失落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无比渴望,能再次聆听她的唠叨,再次感受她温暖的怀抱。
母亲虽已离开人间,但她的爱,永远镌刻在我们生命里。她的坚韧、善良和无私奉献,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她用一生诠释了母爱的真谛,她的精神,如璀璨星辰,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勇敢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赵奇,原名鲁敬贤湖北通山楠林桥镇人。热爱文学。中文毕业。曾在纸刊嶶刊上发表过原创文章多篇。读书开眼界,写作慰心情。

